[发明专利]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3094.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林;冯建平;赵学龙;赵欢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票北塔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1/00 | 分类号: | C10G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122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页岩 卧式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及方法,属于油页岩制油领域,降低了渣中残油率,增加了油气产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本发明的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包括卧式热解装置和烘干预热装置,所述卧式热解装置包括卧式热解转窑和卧式加热窑,所述卧式热解转窑内限定出热解室,所述卧式加热窑内限定出加热室,所述卧式加热窑设置在所述卧式热解转窑外周以将所述加热室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热解室内,所述卧式加热窑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燃烧器和多个燃气入口,所述卧式加热窑上还设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尾气排放口,所述尾气排放口与所述预热装置连通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可应用于热解设备、油页岩加工设备等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页岩制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油页岩是一种含油矿石,在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我国多个省份都有分布,储量可观。油页岩总含油储量是大于天然石油的一次性天然能源。现有的油页岩热解设备在热解油页岩时,无法将油页岩含有的油气充分提取,导致完成热解后的残渣内依然含有大量的油气,会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现有的油页岩热解设备内的热解温度是不均匀的,具有热解室内具有不同的温度区间,不利于油气的提取,且加热后产生的尾气无法得到充分利用,能源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降低了渣中残油率,增加了油气产量,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包括卧式热解装置和烘干预热装置,所述卧式热解装置包括卧式热解转窑和卧式加热窑,所述卧式热解转窑内限定出热解室,所述卧式加热窑内限定出加热室,所述卧式加热窑设置在所述卧式热解转窑外周以将所述加热室的热量传递至所述热解室内,所述卧式加热窑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燃烧器和多个燃气入口,所述卧式加热窑上还设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尾气排放口,所述尾气排放口与所述烘干预热装置连通设置。
本发明提出了油页岩卧式热解系统,包括卧式热解装置和烘干预热装置,用于热解油页岩,提取页岩油和燃气,油页岩在被热解前先进行预热,消除水分以及表面不良有机物,油页岩被放入卧式热解转窑内进行加热热解,油页岩能够沿着热解室内壁移动而得到充分加热,从而可以将油页岩内的油气完全提取出,矿石利用率极高,提高了页岩油和燃气的产量,燃气不直接通入到热解室内进行燃烧,从而不会出现爆炸的情况;卧式加热窑上设有多个燃气入口,燃烧器用于点燃进入到燃气入口内的燃气,可以使加热室内的不同位置均有燃气燃烧对热解室加热,能够使热解室内的温度保持均匀,油页岩可以更好的被加热提取页岩油;燃气燃烧后产生的尾气可以从尾气排放口排出,不会进入到热解室内影响到油气的提取,且尾气可以通入到烘干预热装置内,提高烘干预热装置的温度,提高预热效果,保证了油页岩可以被充分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热解转窑与所述卧式加热窑转动配合。这样设置,能使卧式热解转窑受热均匀,热解室内的所有油页岩不会出现温差,受热均匀,能够被更好的加热提炼油气。
进一步的,所述卧式热解转窑两端设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托轮组、中部设有控制所述卧式热解转窑转动的驱动装置。卧式热解转窑两侧的托轮组可以支撑卧式热解转窑,驱动装置只负责驱动卧式热解转窑转动,受到的压力小,负荷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热解室内壁设有导料板。导料板能够引导油页岩移动,并对油页岩进行限位,能使油页岩沿着热解室内壁逐渐移动,不会出现油页岩停滞或直接到达热解室末端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导料板沿所述热解室内壁呈涡旋状分布。涡旋状分布的导料板可以更好的控制油页岩的移动,使油页岩在热解室内翻炒滚动,与热解室内壁接触充分受热均匀,不会出现油页岩停滞结疤或直接到达热解室末端的情况,以保证完全提取出油页岩内的油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票北塔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未经北票北塔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3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达人源化抗体的非人转基因动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油页岩热解渣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