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2743.5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7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成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79 | 分类号: | G06F21/7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刘珊珊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阵列 数据 粉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包括数据传输转换模块、微处理平台、程序控制系统和触发输入模块;所述数据传输转换模块,用于对数据信息自动识别并转运至所述微处理平台;所述微处理平台,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操作和处理;所述程序控制系统,用于对微处理平台上的覆写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查找;所述触发输入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程序控制系统查找到的覆写数据信息进行对应覆写的触发输入,本发明支持多接口多类型存储,能够遵循磁存储和电存储的存储规律,对存储区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覆盖,有效减少数据恢复的可能,提高数据覆写的安全性,且能够增强其灵活性,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存储介质销毁技术大致分为两类:硬销毁技术和软销毁技术。硬销毁技术包括消磁技术、热销毁技术和物理销毁技术等,软销毁技术为数据覆盖技术,根据销毁方式数据销毁又可以分为覆写法、消磁法、打碎法和焚毁法等。其中,覆写法即数据覆盖技术,其成本低、代价小,销毁后磁盘还能继续使用,但是由于存储介质种类繁多、纷繁复杂,难以全系列多方位支持,并且存在剩磁效应,覆盖一次并不能将数据彻底销毁,安全性比较低,再者,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调节覆写方式,导致灵活性不强。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存储介质种类繁多、纷繁复杂,难以全系列多方位支持,并且存在剩磁效应,覆盖一次并不能将数据彻底销毁,安全性比较低,再者,不能根据用户需求调节覆写方式,导致灵活性不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存储阵列式数据粉碎装置,包括数据传输转换模块、微处理平台、程序控制系统和触发输入模块;
所述数据传输转换模块,用于对数据信息自动识别并转运至所述微处理平台;
所述微处理平台,用于对数据信息进行操作和处理;
所述程序控制系统,用于对微处理平台上的覆写数据信息进行智能查找;
所述触发输入模块,用于在检测到程序控制系统查找到的覆写数据信息进行对应覆写的触发输入。
优选的,所述程序控制系统还连接有管理展示模块;
所述管理展示模块,用于在查找数据信息完成后根据数据信息的层次选择覆写和擦除命令。
优选的,所述数据传输转换模块连接有接口电路模块和电源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接口电路模块以及微处理平台供电;
所述接口电路模块,用于对存储介质对数据传输转换模块的输入。
优选的,所述所述接口电路模块包括用于识别接通SATA、SAS、IDE、SCSI、FC、USB、M.2的集成接口。
优选的,所述程序控制系统和触发输入模块之间连接有覆写检测模块;
所述覆写检测模块,用于对输出至管理展示模块的覆写后字符与触发输入模块的输入字符进行比对检测。
优选的,所述触发输入模块包括覆写字符存储模块、覆写字符输出设定模块和触发输入控制模块;
所述覆写字符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对数据信息进行字符覆写的各类字符;
所述覆写字符输出设定模块,用于选择带入到数据信息进行覆写的不同类字符数设定量。
优选的,所述覆写检测模块包括覆写完成识别模块、覆写件获取模块、字符比对模块和触发输入字符顺序获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泾数据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2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一代信息技术车机互联终端
- 下一篇:近地表地震波吸收衰减调查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