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21331.X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0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吉宪;左朋莎;于成龙;穆敏航;张昭;赵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2575 | 分类号: | H04B10/2575;H04B10/25;H04B10/54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同源 微波 光纤 相传 系统 | ||
一种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利用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产生的基准参考电信号转换成基准参考光信号,分别与需稳相的上行光信号及下行光信号同光纤传输;基准参考光信号从前端设备传输至后端设备后,经原传输光纤原路回传,经鉴相模块转换成反馈电信号,反馈电信号与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的基准参考电信号进行相位比较,根据回传的反馈电信号与基准参考电信号的相位差,分别输出上、下行移相控制信号;输出上、下行移相控制信号分别输入至上行移相模块、下行移相模块,完成需稳相的上行光信号、下行光信号实时移相,从而实现微波信号在光纤中长距离双向同源相参稳相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波光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微波光传输系统,信号经过光纤传输后,尤其是长距离光纤传输,微波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受外界温度的影响,经过后端光电转换后的微波信号相位变化较大,尤其是光纤受外界温度变化,其相位变化较大,无法满足微波信号的长距离稳相要求,从而制约了微波光子技术在雷达等传输系统中的应用。为了避免这种由于光纤受外界因素影响所引起的相位变化的问题,目前的技术从两个方面进行提高,第一是采用稳相光纤,从光纤自身出发,提高光纤的温漂系数,但是这技术对微波稳相效果较差,跟普通光纤比可以提高微波信号光纤传输后,相位变化较小,但是不能使得相位绝对稳定,并且只能对外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相位变化起到作用,对于振动等其他因素影响,改善效果有限,不能彻底解决光纤受外界温度等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变化,且无法满足微波信号的稳相传输。第二是利用电移相器对光纤受外界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变化进行定量补偿,而这种移相方法,由于光纤受温度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变化移相度数不定,因此不能快速跟踪进行相位补偿,而只能补偿特定的度数,无法实现多周期连续相位补偿,同时也无法实现对光纤受温度影响所产生的相位变化的跟踪补偿。第三是,目前所采用的稳相反馈都是鉴于单向传输,如果传输方向不同需要在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的参考源,首先该上下行稳相传输信号无法实现同源相参,同时使得上下行光端机尺寸较大,设计成本也较高,同时系统具有较高设计难度,无法实现工程化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利用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产生的基准参考电信号转换成基准参考光信号,然后分别与前端上行信号输入模块、后端上行信号输出模块之间需稳相的上行光信号及前端下行信号输出模块、后端下行信号输入模块之间需稳相的下行光信号同光纤传输;基准参考光信号从前端设备传输至后端设备后,经原传输光纤原路回传,再经鉴相模块转换成反馈电信号,反馈电信号与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的基准参考电信号进行相位比较,根据回传的反馈电信号与基准参考电信号的相位差,分别输出上、下行移相控制信号;上、下行移相控制信号分别输入至上行移相模块、下行移相模块,完成对需稳相的上行光信号、下行光信号实时移相,从而实现微波信号在光纤中长距离双向同源相参稳相传输。本发明的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彻底解决了目前微波光传输系统中长距离传输相位变化问题,使得微波光子传输在光控相控阵雷达中多路信号传输的相位保持一致。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同源相参微波光纤稳相传输系统,包括前端设备、后端设备,前端设备、后端设备之间通过双芯光纤连接,双向传输信号;后端设备设置有若干个;
所述前端设备包括前端上行信号输入模块、前端下行信号输出模块、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鉴相模块、上行移相模块、下行移相模块;所述前端上行信号输入模块与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鉴相模块、上行移相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所述前端下行信号输出模块与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鉴相模块、下行移相模块通过光纤连接;所述稳相参考基准源模块与鉴相模块之间通过两路同相信号电缆连接;所述鉴相模块与上行移相模块之间通过上行移相控制信号电缆连接;所述鉴相模块与下行移相模块之间通过下行移相控制信号电缆连接;
所述后端设备包括后端上行信号输出模块、后端下行信号输入模块;所述后端上行信号输出模块与上行移相模块通过一路光纤连接;所述后端下行信号输入模块与下行移相模块通过另一路光纤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13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