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727.2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8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宁正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正虎 |
主分类号: | B24B19/22 | 分类号: | B24B19/22;B24B41/00;B24B41/02;B24B41/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瓷器 加工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按压和打磨碗的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包括有型架和支撑台,型架右侧连接有支撑台;打磨机构,支撑台上连接有打磨机构;初级按压机构,型架中部连接有初级按压机构。通过打磨机构和初级按压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将碗底进行自动打磨,节省人力,通过推料机构、出料机构和自动按压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自动上料,并且自动将碗底向右传送,随着打磨的同时可以实现将碗自动按压固定的效果,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证,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碗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中国人大多喜爱用碗作为饮食工具,而西方人更倾向于使用盘子。
碗生产过程中,会对碗底进行塑形打磨,目前没有专门打磨碗底的设备,基本靠人工打磨形成,这样操作费事费力,工作效率较低,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按压和打磨碗的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靠人工打磨,操作费事费力,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按压和打磨碗的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瓷器加工的碗底打磨装置,包括有:
型架和支撑台,型架右侧连接有支撑台;
打磨机构,支撑台上连接有打磨机构;
初级按压机构,型架中部连接有初级按压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打磨机构包括有:
电机,支撑台上连接有电机;
第一传动轴,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传动轴;
砂盘,第一传动轴顶部连接有砂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初级按压机构包括有:
下压块,型架中间滑动式连接有下压块,下压块位于砂盘侧方;
加长杆,型架上部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加长杆,加长杆底部与下压块连接;
复位弹簧,型架上部两侧内底壁与下压块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在加长杆外侧;
把手,下压块上部两侧均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推料机构,推料机构包括有:
气缸,型架左侧连接有气缸;
挡料框,支撑台两侧均连接有挡料框,挡料框位于砂盘一方;
前进块,挡料框之间滑动式连接有前进块,前进块左侧与连接气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有:
盛料桶,型架连接有盛料桶;
螺纹柱,挡料框外侧均滑动式连接有推进螺纹柱,推进螺纹柱与前进块两侧连接;
齿条,型架右部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齿条;
缺齿轮,推进螺纹柱均螺纹式连接有缺齿轮,缺齿轮与挡料框转动式连接,缺齿轮与同侧的齿条啮合;
下拨块,齿条上部内侧均转动式连接有下拨块,下拨块与盛料桶底部挤压配合;
扭力弹簧,下拨块与齿条之间连接有扭力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自动按压机构,自动按压机构包括有:
套环,推进螺纹柱均连接有套环;
连接柱,套环内侧均连接有连接柱;
挥动板,连接柱内侧与同侧的把手外侧之间均转动式连接有挥动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正虎,未经宁正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7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玉米秸秆超声波制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钓鱼竿旋转式涂抹环氧树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