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618.0 | 申请日: | 202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43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亚军;封兆勇;郑惠文;杨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炎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1/06 | 分类号: | A01F11/06;A01F12/00 |
代理公司: | 黑龙江立超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3217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扒皮 夹持 机构 | ||
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属于玉米加工类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玉米扒皮机采用轨道导引的方式实现玉米棒的夹持,存在轨道的形状特殊,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夹持时间较长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支座、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滑座和驱动部;滑座滑动设置在支座上,滑座上固定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固定设在支座上,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驱动部固定设在支座上,第一夹持部通过驱动部驱动在支座上做直线运动;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驱动部将玉米棒夹持时,玉米棒的尖部和尾部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伸出。本发明更适合受场地空间限制的企业生产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鲜玉米在加工成产品前通常需要先进行扒皮,再进行清洗等后序加工。申请号为201821879696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鲜食玉米剥皮机,其设备利用尖部顶推小车和尾部顶推卸料小车通过变位轨道导引使尖部顶推小车和尾部顶推卸料小车逐渐靠近将玉米棒夹持,由采用此种方式利用比较长的轨道实现各个扒皮工序,轨道的形状特殊,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夹持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玉米扒皮机采用轨道导引的方式实现玉米棒的夹持,存在轨道的形状特殊,加工制造比较困难,成本较高,并且夹持时间较长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包括支座、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滑座和驱动部;
滑座滑动设置在支座上,滑座上固定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固定设在支座上,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驱动部固定设在支座上,第一夹持部通过驱动部驱动在支座上做直线运动;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通过驱动部将玉米棒夹持时,玉米棒的尖部和尾部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伸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均为锥筒或带有通孔的平板。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为双作用气缸。
优选地,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还包括切尖机构,切尖机构包括切尖气缸和切尖刀片,切尖气缸固定设在滑座上,切尖刀片与切尖气缸的执行端固定连接;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将玉米棒夹持时,切尖刀片位于玉米棒伸出第一夹持部的一侧。
优选地,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还包括切尾机构,切尾机构包括切尾气缸和切尾刀片,切尾气缸固定设在尾套连接板上,切尾气缸的执行端与切尾刀片固定连接;
当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将玉米棒夹持时,切尾刀片位于玉米棒伸出第一夹持部的一侧。
优选地,一种玉米扒皮机上的夹持机构还包括敲打气缸,敲打气缸固定在滑座上,所述敲打气缸位于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并与玉米棒的尖部正对设置。
优选地,还包括吹管,吹管固定设在敲打气缸的缸体上,吹管的出气口位于第一夹持部的一侧,在玉米棒夹持时,与玉米棒的尖部相对设置,吹管与气源连接,气管上设有气吹阀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通过驱动部直接驱动,实现玉米棒的快速夹持,避免了使用尖部顶推小车和尾部顶推卸料小车通过轨道变换其位置,使玉米棒夹持动作较慢的问题。
二、本发明结构简单,与变位轨道相比,制造相对容易,进而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划尾叶机构140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炎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省炎鼎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6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置给料的多流程TFB气化焚烧系统
- 下一篇:圆筒形气化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