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针构件、射频微针治疗仪及微针治疗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20159.6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雷晓兵;李亚楠;梁永生;夏志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陈思凡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射频 治疗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针构件、射频微针治疗仪及微针治疗控制方法,其中,一种微针构件包括:第一针板,所述第一针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微针电极与多个贯穿孔,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贯穿孔的轴向,且多个所述第一微针电极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交错设置;以及第二针板,所述第二针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针板背离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针板可沿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针板设置有多个第二微针电极,所述第二微针电极贯穿所述贯穿孔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针板。本发明第一微针电极和第二微针电极可以在深度方向上有效覆盖靶组织的各个部位而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针构件、射频微针治疗仪及微针治疗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射频微针治疗是一种微侵入式的射频点阵技术,它利用细小微针将射频(RadioFrequency,简称RF)能量精确作用于不同深度靶组织,可用于皮肤紧致、疤痕去除等面部年轻化应用,还可以用于痤疮治疗、腋部多汗症治疗。
但目前的射频微针治疗仪由于微针电极的长度为定值,且仅仅微针电极的没有覆盖绝缘层的针尖部可输出射频能量,对于在深度上蔓延区域较长的靶组织,针尖部不能有效覆盖靶组织的各个部位而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针构件、射频微针治疗仪及微针治疗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微针构件对于深度上蔓延区域较长的靶组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微针构件,包括:
第一针板,所述第一针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微针电极与多个贯穿孔,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贯穿孔的轴向,且多个所述第一微针电极与多个所述贯穿孔交错设置;以及
第二针板,所述第二针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针板背离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一侧,所述第二针板可沿所述第一微针电极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针板设置有多个第二微针电极,所述第二微针电极贯穿所述贯穿孔且凸出于所述第一针板。
可选的,还包括:
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针板与所述第二针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针板与所述第二针板之间的间距。
可选的,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线性驱动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针板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微针电极与所述贯穿孔均呈阵列设置。
可选的,述第一微针电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针电极的长度。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射频微针治疗仪,包括微针构件。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微针治疗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应用于射频微针治疗仪的控制器中,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微针电极与第二微针电极扎入人体开始输出射频能量后,根据所述第二微针电极的预设第二扎入深度,确定所述第二微针电极在长度方向上的移动区间;
向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线性驱动器驱动所述第二微针电极在所述移动区间内沿所述长度方向以预设速度移动。
可选的,所述在第一微针电极与第二微针电极扎入人体后开始输出射频能量后,获取移动信息,所述移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针板的预设移动方向与预设距离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微针电极的预设第一扎入深度以及第二微针电极的预设第二扎入深度;
根据所述预设第一扎入深度与预设第二扎入深度,确定所述第一针板与所述第二针板之间的预设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20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