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7943.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余振;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6 | 分类号: | 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管秋香 |
地址: | 2311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双机 断路器 | ||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包括支架、制箱壳体,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三个间隔布置的固封极柱,固封极柱内设有绝缘子,且在位于两侧的绝缘子的下方设有涡流电磁机构;涡流电磁机构包括中轴螺杆及套设在中轴螺杆上的涡流盘,所述涡流盘的上侧设有分闸线圈板、下侧设有合闸线圈板;分闸线圈板的上侧依次设有分闸保持磁轭和合闸保持磁轭,分闸保持磁轭和合闸保持磁轭相邻的一侧分别设有分闸保持磁轭衬套和合闸保持磁轭衬套,且在分闸保持磁轭衬套和合闸保持磁轭衬套之间设有吸板及位于吸板外侧的磁轭支撑棒;本发明提供的串联双机构断路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温度可靠,应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国内外的开关领域,现有的开关分合时间至少都在几十毫秒以上,当电网发生故障时无法快速的分合,使得人身及电气设备受到伤害;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一般的开关也会因分合时间长而产生操作过电压及涌流,也会造成电气设备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包括支架及设置在所述支架旁侧的控制箱壳体;
所述支架的上部设有三个间隔布置的固封极柱,所述的固封极柱内设有绝缘子,且在位于两侧的绝缘子的下方设有涡流电磁机构;
所述的涡流电磁机构包括中轴螺杆及套设在所述中轴螺杆上的涡流盘,所述涡流盘的上侧设有分闸线圈板、下侧设有合闸线圈板,所述的涡流盘经由设置在中轴螺杆中部的中轴螺套和底部的涡流盘螺母上紧,且在分闸线圈板和合闸线圈板之间往复移动;
所述分闸线圈板的上侧依次设有分闸保持磁轭和合闸保持磁轭,所述分闸保持磁轭和合闸保持磁轭相邻的一侧分别设有分闸保持磁轭衬套和合闸保持磁轭衬套,且在所述分闸保持磁轭衬套和合闸保持磁轭衬套之间设有吸板及位于所述吸板外侧的磁轭支撑棒;
位于两侧的吸板向内延伸并与位于中间绝缘子下方的中轴螺杆锁紧固定;位于两侧的分闸线圈板和合闸线圈板分别串联形成串联在一起的线圈。
优选地,所述中轴螺杆的上端向上延伸至绝缘子的容腔内。
优选地,所述的分闸线圈板与合闸线圈板之间经由线圈支撑棒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串联双机构断路器,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温度可靠,应用效果好。
通过线圈的串联同时对涡流盘施加涡流斥力,使两相的涡流盘同时向上或向下运动,带动位于中间位置处的吸板一起运动,有效的避免了线圈放电过程中的不同期性造成吸板运动不是平衡的往上或往下。
本发明提供的串联双机构断路器,相比于传统三个分立的机构少了一相机构,进而降低了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的侧视图;
图2示出为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串联双机构断路器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0-支架,20-控制箱壳体,30-固封极柱,31-绝缘子,40-涡流电磁机构,41-中轴螺杆,411-中轴螺套,412-涡流盘螺母,42-涡流盘,43-分闸线圈板,44-合闸线圈板,45-分闸保持磁轭,451-分闸保持磁轭衬套,46-合闸保持磁轭,461-合闸保持磁轭衬套,47-吸板,48-磁轭支撑棒,49-线圈支撑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合凯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9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