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r(Ⅵ)还原菌株C6及其培养条件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217783.0 申请日: 2020-11-04
公开(公告)号: CN112159786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谷雅文;周磊景;任玉文;于鲲鹏;周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B09C1/10;C02F3/34;C12R1/07;C02F101/22
代理公司: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李坤
地址: 050018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cr 还原 菌株 c6 及其 培养 条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Cr(Ⅵ)还原菌株C6及其培养条件和应用。所述Cr(Ⅵ)还原菌株C6的菌种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90,其可应用于Cr(Ⅵ)污染废水及Cr(Ⅵ)污染土壤处理中以及制备Cr(Ⅵ)污染废水处理剂或Cr(Ⅵ)污染土壤处理剂。本发明提供的Cr(Ⅵ)还原菌株C6兼具耐高浓度Cr(Ⅵ)和快速高效还原Cr(Ⅵ)的能力,且Cr(Ⅵ)还原菌株C6的环境适应性强、对环境安全性好、对人体无致病性、培养成本低,在Cr(Ⅵ)还原中接种量小、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具有极高的工业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r(Ⅵ)还原菌株C6及其培养条件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铬(Cr)自1797年由法国科学家Vauquelin从铬铅矿中发现以来,被广泛地应用于皮革、电镀、颜料、选矿、化工和木材防腐等行业,为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于此同时,人类对作为原材料的铬和铬盐的开采、冶炼、加工及商业制造活动日益增多,产生了大量的含铬废渣和废水。铬在自然条件下以九种价态存在,但在大气、土壤和水中最常见的铬化合物是以六价铬Cr(Ⅵ)或三价铬Cr(Ⅲ)的形式存在。Cr(Ⅲ)是生物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相对难溶于水,无致癌性;而Cr(Ⅵ)主要以Cr2O72-和CrO42-形式存在,相比于Cr(Ⅲ),其具有高迁移性、高水溶性和对所有生物体有毒等特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危害。Cr(Ⅵ)很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三种途径侵入人体并在体内蓄积,当超过人体的生理负荷时,会导致急、慢性疾病或产生远期危害,对皮肤、内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目前已证明Cr(Ⅵ)的存在和肺癌的发生存在显著相关性;Cr(Ⅵ)容易被动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破坏生态系统。因此,Cr(Ⅵ)成为国际公认的三种致癌金属物之一。我国是铬产品生产和使用大国,每年的铬盐产量已经超过16万吨,而铬渣的排放量却在35-42万吨,其含有的Cr(Ⅵ)约为3500吨;同时向环境排放近百吨的含Cr(Ⅵ)废水,因此,Cr(Ⅵ)污染治理研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Cr(Ⅲ)在环境中易形成非晶型的氢氧化物沉淀,且生物毒性较小,细胞膜对游离Cr(Ⅲ)不可渗透,使其毒性仅为Cr(Ⅵ)的千分之一,因此,将Cr(Ⅵ)还原为Cr(Ⅲ)是一种公认的治理污染的有效策略。常规Cr(Ⅵ)修复方式包括化学沉淀、化学还原、离子交换、吸附、电化学等方法。这些方法成本昂贵,并会消耗大量的化学物质且易造成二次污染。

自从20世纪70年代Romanenko等首次在厌氧环境中发现了具有Cr(Ⅵ)还原能力的细菌以来,细菌介导的Cr(Ⅵ)还原由于反应温和、能耗低且无二次污染的特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Cr(Ⅵ)污染修复方法之一。与传统方法相比,用微生物处理含Cr(Ⅵ)废水的优点有:运行过程中微生物可不断生长繁殖,从而还原的金属离子可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出现反应饱和现象,不需要加入大量的化学药剂,不需要特殊的防腐设备,设备简单,投资少。

研究证实,微生物菌株对Cr(Ⅵ)的耐受性(一般认为,只有能够耐受10.4mg/L浓度Cr(Ⅵ)的微生物,才能被称为耐Cr(Ⅵ)微生物)和对Cr(Ⅵ)的还原能力之间没有相关性,对Cr(Ⅵ)具有较好的去除能力的菌株并不一定就耐受性高。且已报道能还原Cr(Ⅵ)的微生物往往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如微球菌存在致病性,会引起毛囊炎、蜂窝组织炎及伤口化脓等局部感染,还可引起气管炎、肺炎及中耳炎等全身感染;肠杆菌中的条件致病菌,会引起尿道炎、膀胱炎、阑尾炎及术后床上感染。且绝大多数菌种只能在厌氧条件下还原Cr(Ⅵ)。因此,目前出现的能还原Cr(Ⅵ)的微生物大多表现为Cr(Ⅵ)耐受性低、接种量大培养成本高,以及还原量低、还原所需时间长、环境适应能力差和对人体有害等缺点,离工业的普遍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能还原Cr(Ⅵ)的微生物大多表现为Cr(Ⅵ)耐受性低、接种量大、培养成本高,以及还原量低、还原所需时间长、环境适应能力差和对人体有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Cr(Ⅵ)还原菌株C6及其培养条件和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77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