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PLC的环保电厂废水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4493.0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8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范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永宁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顺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38 | 代理人: | 肇启翔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plc 环保 电厂 废水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PLC的环保电厂废水净化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调节池、澄清池和过滤箱,所述调节池与澄清池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设置,所述澄清池与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水平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石英砂滤层、卵石料层和生物活性炭层,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至过滤箱的外表并与过滤箱的右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本发明易于控制,且能够保证废水符合排放的标准,符合现代的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PLC的环保电厂废水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厂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全国工业用水总量的50%以上,同时其废水排放量巨大,主要包括循环水排污水、脱硫废水、生活废水等。因此脱硫废水如何处理以实现零排放,达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及人民的身体健康成为废水处理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发电厂的废水处理存在无法实现真正零排放,或者是控制复杂的等缺陷,从而导致发电厂废水排放不符合现代的环保要求。
在专利号为CN206089348U,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废水的净化系统,包括调节池、澄清池、生物活性炭床、阴离子交换柱、蒸发结晶装置、冷凝器和板框压滤机,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废水排放管连接,所述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澄清池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澄清池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生物活性炭床的进口,所述生物活性炭床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阴离子交换柱的进口,所述阴离子交换柱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蒸发结晶装置的进水口,所述蒸发结晶装置的汽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冷凝器,所述蒸发结晶装置的结晶水出口连接板框压滤机。
在该方案中存在以下缺陷:
第一,不易于对废水处理的控制;
第二,对废水的处理无法完全符合排放的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于发电厂的废水处理存在无法实现真正零排放,从而导致发电厂废水排放不符合现代的环保要求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PLC的环保电厂废水净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PLC的环保电厂废水净化系统,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表面的调节池、澄清池和过滤箱,所述调节池与澄清池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管连接设置,所述澄清池与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管连接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内部水平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石英砂滤层、卵石料层和生物活性炭层,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漏水孔,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贯穿至过滤箱的外表并与过滤箱的右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壁底部固定设有水质检测仪,所述过滤箱的左侧壁开设有固定设有PLC控制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过滤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上方设有封堵机构。
优选的,所述封堵机构包括电机、丝杆、移动板和封堵块,所述移动板的水平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上方,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两侧均通过螺纹孔与丝杆螺纹设置,两个所述丝杆的上下两端均通过滚动轴承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和过滤箱的底部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丝杆的杆壁上侧均固定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位于右侧所述丝杆的下端贯穿至过滤箱的底部并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于过滤箱的底部,所述封堵块固定设置于移动板的下表面且与排水管呈位置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封堵块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漏水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生物活性炭层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石英砂滤层、卵石料层和生物活性炭层均采用人工铺设的方式设置于过滤箱的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永宁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永宁达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4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