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5G智能天线用智能调节的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3335.3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闫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伦旭 |
主分类号: | H01Q3/08 | 分类号: | H01Q3/08;H01Q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秦东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天线 调节 底座 | ||
本发明涉及5G智能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5G智能天线用智能调节的底座,包括抱杆,所述抱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环,且齿环设置在抱杆的外部,所述齿环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右侧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其不仅可以对天线进行多角度自由调节,而且可以在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时对天线进行防护,避免损坏天线,并且能够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检修,无需工作人员登高,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G智能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智能天线用智能调节的底座。
背景技术
天线是一种用来发射或接收电磁波的装置,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设备,比如电视、广播、无线电通信、雷达、导航等等,都依靠天线来进行工作, 5G智能天线是户外天线的一种,5G智能天线安装在户外时需要通过底座安装在抱杆、挂墙等场景中。
在天线的使用中,需要对其进行角度调节,使其能够更全面的接收到电磁波,但是,现有的天线底座,大多只能对天线进行上下角度的调节,不能进行多角度的调节,具有一定的使用限制,而且,天线的结构较为脆弱,遇到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时,容易被损坏,另外,现有的天线一旦安装,高度便不能调节,需要检修时,需要利用支架或梯子爬上抱杆或楼顶对天线进行检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5G智能天线用智能调节的底座,使其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其不仅可以对天线进行多角度自由调节,而且可以在强对流等恶劣天气时对天线进行防护,避免损坏天线,并且能够对其高度进行调节,更加方便检修,无需工作人员登高,具有良好的市场竞争力,值得推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G智能天线用智能调节的底座,包括抱杆,所述抱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调节底座,所述调节底座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齿环,且齿环设置在抱杆的外部,所述齿环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右侧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外部对称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天线本体,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蜗轮,且蜗轮固定套接在第一转动杆的外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护壳,所述第一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两个支撑板之间并固定套接有与蜗轮配合使用的蜗杆。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下端延伸至支撑板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第一滑块配合使用的第一滑槽。。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顶端均安装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是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磁环,且第一电磁环活动套接在第一连接杆的外部,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磁环配合使用的第二电磁环,且第二电磁环固定套接在第一连接杆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调节底座的右侧内部开设有第一活动槽,所述调节底座的右侧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防护壳,所述第二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延伸至第一活动槽的内部并固定套接有第二主动齿轮,所述抱杆的右侧均匀设置有多个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齿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伦旭,未经闫伦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33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