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2977.1 | 申请日: | 2020-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智造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H42/00 | 分类号: | A41H42/00;A41D13/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45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金三大道东8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全自动 口罩 生产线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包括卷料上料机构—自动端子收料机构—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机构—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检测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喷码。本发明通过所述卷料上料机构、自动端子收料机构、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机构、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检测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和喷码均设于无尘无菌10万级的场所内和通过所述耳带与口罩料层的焊接为超声波焊接等,为用户提供了一种能生产高效的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口罩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口罩制造业所生产的口罩多数是由人工手工制造或半自动设备生产,一枚口罩需要三至四道工序才可以制作成为成品,过程相当复杂繁琐。而且口罩制作均采用简单的设备组合来生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较低,尤其是上带一般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焊接而成,工作强度大、机械式的重复,稍不留神就有错焊、漏焊等质量问题发生。因此无法满足企业实际的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生产高效的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人全自动口罩生产线系统,包括卷料上料机构—自动端子收料机构—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机构—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检测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喷码:
卷料上料机构:分别将口罩生产需求的原料卷分别设于生产用的物料卷盘内,然后使得物料卷盘旋动螺杆进行旋动固定,然后使得物料卷输出一端扯动到自动端子收料机构内,并且所述物料卷根据折叠生产需求,从上到下平行进行上料;
自动端子收料机构:将上料来的口罩物料通过上下夹轮对口罩料层进行收夹预固定,然后在收夹电机的驱动下对口罩料卷带动到成型机构的输送带面端;
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机构:停止输送带的运输,然后通过压机对折叠后的口罩料层进行一次压制成型,然后驱动分切电机,使得分切机构的分切到对压制成型后的口罩料层进行裁切,然后所述输送带启动,对裁切后的口罩料层运输到耳带上料机构;
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当所述折叠压合成型的口罩料层运输到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底端时,实时由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内设的PNP接近开关感应到,实时的根据PNP接近开关的反馈信号,所述运输带就会停止运输,然后所述焊接机构的耳带上料臂就会使得耳带设于口罩料层左右两端,然后所述焊接机就会驱动,使得耳带焊接于口罩料层左右两端,当焊接完毕,所述焊接机构就会复位,然后输送带就会驱动,带动焊接耳带后的口罩料层运输到检测机构内;
检测机构:当所述焊接好的口罩料层运输到检测机构内由设于其内部的PNP接近开关检测到时,实时停止运输带的运输,然后所述检测机构内部的检测仪器根据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和GB 2626-2006《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规定对产品进行理化性能检测,待检测完成后,所述运输机构驱动,然后将检测完毕的口罩料层运输到紫外线杀菌机构;
紫外线杀菌机构:待所述检测完毕的口罩料层运输到紫外线杀菌机构内部由其内部的PNP接近开关检测到时,实时停止运输带的运输,然后所述紫外线杀菌机构发出250nm-260m波长的紫外线对每个口罩料层进行5-12s的消毒灭菌;
喷码:使用喷码机于紫外消毒后的口罩料层面端和底端进行喷码。
进一步,所述卷料上料机构、自动端子收料机构、折叠压合成型及分切机构、耳带上料机焊接机构、检测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和喷码均设于无尘无菌10万级的场所内。
进一步,所述喷码机为立式双面镭射喷码机。
进一步,所述耳带与口罩料层的焊接为超声波焊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智造装备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智造装备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9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