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212233.X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单宝国;白娟娟;李伟;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包括外管和同轴套设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底部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对应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处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连通,所述出料口处于底板的底面设有堵头板;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管。本申请采用多功能合一的桩管,将静压沉桩和锤击沉桩相结合,在保证桩基承载力的同时,避免桩基发生破坏,同时能够通过压杆直接对桩端阻力进行测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压灌桩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会采用不同种类的成桩方式,其中在软土层或者硬土层等多种土层地质条件下,一般采用压灌成桩法,压灌成桩即将桩管先压入土层中,然后向桩管内泵送混凝土,混凝土逐渐将桩管顶起形成桩基的过程。
目前,压灌成桩一般有静压沉桩法和锤击沉桩法,静压沉桩法是利用液压桩基将桩管逐渐压入土层中,具有低噪音、无振动、无污染且施工速度快的特点,但是由于其压桩力与桩基的自身配重有关,当牙日含水量较少的泥岩等坚硬土层时,由于压桩力的限制,很难得到高承载力的桩。
锤击沉桩法一般是将锤击力作用在桩顶,但对桩身的质量要求较高,否则当冲击荷载过大时,容易造成桩身的破坏,而且施工时存在噪声大,振动大和油污飞溅等问题,在城区住宅群及公共建筑群等施工中其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针对以上两种类型的施工方法的不足之处,发明人认为如何提高单桩承载力和避免发生桩身破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单桩承载力不足和避免发生桩身破坏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抱压式锤击压灌桩用内击锤桩管,包括外管和同轴套设在外管内的内管,所述外管和内管底部固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对应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处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连通,所述出料口处于底板的底面设有堵头板;所述外管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功能合一的桩管,锤击设备可以直接伸入到桩管底部,将锤击力直接作用在桩端,避免了锤击过程中容易造成桩身断裂、破碎的问题,使桩管再贯入一定深度,提高单桩承载力值;
通过将桩管设为套管,在底板对称的位置开设出料口,混凝土能够同时从两个出料口流出,保证桩管底部受力均匀,使其能够均匀竖直上升,相对于传统的从一侧流出而言,避免混凝土对桩管单侧进行顶升,很容易因受力不均或者桩管倾斜造成卡顿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外管和内管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顶板对应内管的位置开设有与内管连通的第一连通孔,顶板上对应内管和外管之间的腔体位置设有放气阀,所述放气阀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空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顶板将内管和外管的上端连接,增加套管的稳定性,避免在锤击的过程中桩管被破坏。
可选的,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的腔体内固设有护管,所述护管的上下两端对应固设在顶板和底板上,所述护管内设有压杆,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板上对应护管的位置开设有与护管连通的安装槽,所述顶板上对应护管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连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桩管上设置护管,直接对桩端阻力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压桩力小,不需另加配重,加载周期短,试桩费少,可以节省工程的测桩成本,加快施工进度,减少桩基工程的施工工期。
可选的,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压头,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大于护管的直径,所述压头位于安装槽内且与安装槽的大小适配,所述压力传感器设在压头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未经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2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砂橙爆蛋糕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定装置及管道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