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10761.1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3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喜朋;王俊;郝伟;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积 检测 抱压式锤击压灌成 桩桩 阻力 方法 | ||
1.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静力压桩:利用静力加载将桩管贯入地层中,至桩管达到设计静压贯入深度;
步骤2:内击沉桩:保持最终静压,将内击锤(12)插入内管(1)内,并提升至设计高度,内击锤(12)自由落入内管(1)内,锤击内管(1)底部底板(4),将桩管继续贯入,反复提升、落下内击锤(12),直至桩管贯入深度满足要求;
步骤3:检测桩端阻力:当桩管贯入至设计深度后,停止内击,将进气管(13)与外部加压设备连接,通过进气管(13)向推动空间(16)内充气,增加推动空间(16)内的压强,使推板(15)产生下压压杆(17)的力,通过压力传感器(20)得到压杆(17)下桩端阻力;
步骤4:桩基压灌成桩:将进料管(11)与混凝土泵送管道连接,向桩管内泵送混凝土,在泵送混凝土时,利用桩身混凝土的压力将桩管顶起至灌注至设计位置,然后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竖直插入桩基内至设计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桩管包括外管(2)、同轴套设在外管(2)内的内管(1)以及固设在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空腔内的套管,所述外管(2)和内管(1)底部固设有底板(4),所述底板(4)上对应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腔体处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与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腔体连通,所述出料口(5)处于底板(4)的底面设有堵头板(6),所述外管(2)的侧壁上安装有进料管(11);
所述护管(3)内设有进气管(13),所述进气管(13)的上端伸出护管(3)顶端用于与加压设备连接,下端设有固定板(14),所述固定板(14)与护管(3)靠近下部的固定且密封连接,所述护管(3)内与固定板(14)下方滑动密封连接有推板(15),所述推板(15)和固定板(14)之间形成气压推动空间(16),所述推板(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压杆(17),所述压杆(17)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底板(4)上对应护管(3)的位置开设有与护管(3)连通的安装槽(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7)的下端设有压头(19),所述安装槽(18)的直径大于护管(3)的直径,所述压头(19)位于安装槽(18)内且与安装槽(18)的大小适配,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设在压头(19)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2)和内管(1)的上端设有顶板(7),所述顶板(7)对应内管(1)的位置开设有与内管(1)连通的第一连通孔(8),所述顶板(7)上对应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腔体的位置设有放气阀(9),所述放气阀(9)与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腔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11)远离外管(2)的一端先向上弯曲,然后再向下弯曲,形成进料管(11)中部拱起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7)上安装有用于与外界加压设备连接的加压管(21),所述加压管(21)与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空腔连通,所述加压管(2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22),所述进料管(11)上安装有控制开关(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凝土压力无法顶起桩管时,关闭控制开关(23),通过加压管(21)对内管(1)和外管(2)之间的腔体充气加压,使混凝土缓慢的将桩管顶起,顶起一端距离之后,关闭控制阀门(22),放气,打开控制开关(23)继续混凝土泵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面积法检测抱压式锤击压灌成桩桩端阻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板(6)与底板(4)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未经北京顺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107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