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聚氨酯沉降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8226.2 | 申请日: | 2020-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9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周佩珩;刘成琪;邓龙江;梁廸飞;蒋文颖;李小秋;周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3/40;B29C33/44;B29K75/00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聚氨酯 沉降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氨酯沉降的模具。本发明采用可拆分的上下层结构,下层结构的底部与上层结构的侧壁构筑了聚氨酯乳液的自然沉降塑形空间,上层结构的底部通孔提供了聚氨酯乳液的注入通道以及在沉降时的水分蒸发和散热通道。通过对上下层结构与聚氨酯乳液接触的内壁进行设计,避免了在沉降时聚氨酯乳液不会由于粘在底部或者玻璃内壁上而导致内应力不均匀引起开裂现象;同时,由于采取可拆卸的上下层结构,在聚氨酯沉降干燥成型后硬度极大的情况下,进行分离而不破坏聚氨酯的整体性,利于后续的加工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氨酯沉降的模具。
背景技术
聚氨酯(polyurethane,英文缩写为PU)是在化工领域内常见材料。聚氨酯是具有氨基甲酸酯基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聚合而成。强极性氨基甲酸酯基导致聚氨酯具有不溶于非极性基团的特性。聚氨酯具有易与其他材料粘接、密度小、耐腐蚀、耐热性能好、容易加入各种添加剂等特点,因此常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例如吸波领域的暗室角锥和电子材料的隐身防护件。
但是,在现有的聚氨酯作为复合基体材料进行沉降时,由于聚氨酯基体分子具有强粘合性和高硬度,在制备完整的聚氨酯复合物(如聚氨酯平板)会产生开裂问题。在传统的模具中,聚氨酯与周围内壁具有粘合作用,导致四周与中心内应力分布不均,沉降干燥后的聚氨酯平板开裂。工程上常通过调节聚氨酯本身的交联密度来改善因此造成的开裂问题,但这样做会对聚氨酯本身的力学性能产生影响。此外因成型的聚氨酯复合物硬度较大、粘合性强,在取出时往往会破坏其完整性,造成局部断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故而提出一种新型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不影响聚氨酯沉降速率和其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聚氨酯沉降的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聚氨酯沉降的模具,为上下两层可拆分结构。
所述上层结构为无盖的盒状结构,且在该盒状结构的底部设有通孔,盒状结构的内壁上贴附有透明胶作为内壁分隔层,使得使用时隔离聚氨酯乳液和上层结构的内壁。上层结构开口面的内侧形状与欲沉积的聚氨酯平板的平面形状相适应。
所述下层结构为双层复合结构的无盖盒状结构,双层复合结构分别为用作内壁层的聚丙烯流延薄膜(CCP)和用作外壁层的硬质支撑层(如PVC)。外壁层的硬质支撑层主要起支撑作用,内壁层采用的聚丙烯流延薄膜CCP与聚氨酯不会发生强粘结利于后期的分离。
所述上层结构开口面小于下层结构的底部面积,并以其开口面倒置于下层结构的底部且两者的接触面密封;上层结构底部的通孔用作聚氨酯乳液的倒入通道和沉降过程中的散热通道,下层结构的底部与上层结构侧壁构筑的空间用以盛放聚氨酯乳液作为聚氨酯乳液的塑形空间,当聚氨酯乳液置于下层结构的底部与上层结构侧壁构筑的空间时因其接触面密封不会从接触面析出。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至少两个;所述通孔分为至少两种尺寸,大尺寸的通孔用作聚氨酯乳液的倒入通道,以优化利于聚氨酯乳液倒入以及散热的需要。
本发明中,下层结构的底部与上层结构侧壁构筑的空间提供了聚氨酯乳液的自然沉降塑形空间;上层结构的底部通孔既是聚氨酯乳液倒入通道,也是在沉降过程中的散热通道,不会对聚氨酯的沉降时间产生不利影响。由于与聚氨酯乳液接触面采用了透明胶的隔离层和下层结构的双层设计,避免了在沉降时聚氨酯乳液不会由于粘在底部或者玻璃内壁上而导致内应力不均匀引起开裂现象;同时,由于采取可拆卸的上下层结构,在聚氨酯沉降干燥成型后硬度极大的情况下,进行分离而不破坏聚氨酯的整体性,利于后续的加工便利,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聚氨酯乳液浇灌到模具后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8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