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203455.5 | 申请日: | 2020-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太国;付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传输 ptn 网络 中断 业务 倒换 流量 分析 系统 | ||
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通过基于中断拓扑所发生的工作隧道所归属的类别进行峰值带宽利用率推演计算,以对业务倒换场景下的风险预评估提供判断依据,能够直接呈现统计结果,避免人为统计误差,同时对网络隐患进行提前发现处理和风险管控,降低了故障发生频次,减少处理故障所消耗的资源,提高了运维部门对传输网络维护的评估能力和网络结构稳定性分析能力,业务倒换场景下风险预评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传输和通信性能分析技术,特别是一种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通过基于中断拓扑所发生的工作隧道所归属的类别进行峰值带宽利用率推演计算,以对业务倒换场景下的风险预评估提供判断依据,能够直接呈现统计结果,避免人为统计误差,同时对网络隐患进行提前发现处理和风险管控,降低了故障发生频次,减少处理故障所消耗的资源,提高了运维部门对传输网络维护的评估能力和网络结构稳定性分析能力,业务倒换场景下风险预评估能力。
背景技术
光缆中断、设备故障是传输运维常见的故障现象,一旦出现PTN网络由于某链路的中断类故障,会导致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网络下相关节点的流量激增,影响其它业务质量的情况。在之前并没有有效手段能够发掘这部分隐患,只能从影响用户质量的现象级问题来反推本质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运维分析能力能够挖掘出由于中断或故障场景下,带来的网络质量隐患。因此有必要研究能够在光缆中断、设备故障时,能自动化模拟推演分析能力。
随着PTN网管承载业务覆盖量的大幅度增长,除了对自身承载能力提出要求,同时也对承载过程中的处理能力提出要求。在异常事件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用户感知度,成为了重要的目标。在原有的业务倒换处理流程中,从主用路由倒换到备用路由后即算倒换完成,未考虑当备用路由业务流量激增的情况下,是否会对承载在当前业务上的终端用户造成影响,使用户感知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人通过长期运维经验积累,分析光缆中断、设备故障时对网络的影响,提升对PTN网络运维能力,提出业务发生倒换流量对网络的冲击的思路,解决网络链路中断时对倒换业务路径的网络拥塞,以分析结果驱动网络优化,对潜在隐患预警,降低故障发生率,辅助运维人员决策处理隐患点。本发明人在实际工作中,针对PTN业务倒换场景,对PTN流量承载与分析能力提出进一步能力提升需求,从而衍生出业务倒换推演和分析流程的分析方法。基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通过基于中断拓扑所发生的工作隧道所归属的类别进行峰值带宽利用率推演计算,以对业务倒换场景下的风险预评估提供判断依据,能够直接呈现统计结果,避免人为统计误差,同时对网络隐患进行提前发现处理和风险管控,降低了故障发生频次,减少处理故障所消耗的资源,提高了运维部门对传输网络维护的评估能力和网络结构稳定性分析能力,业务倒换场景下风险预评估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基于传输PTN网络链路中断时业务倒换流量预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中断拓扑所发生的工作隧道所归属的类别进行峰值带宽利用率推演计算,以对业务倒换场景下的风险预评估提供判断依据。
所述类别为以下的任意一种或组合:类别A,中断拓扑不在业务下工作伪线的工作隧道上;类别B,中断拓扑在业务下工作伪线的工作隧道上,且工作伪线下有保护隧道;类别C,中断拓扑在业务下工作伪线的工作隧道上,且无保护隧道或保护隧道也中断,且存在保护伪线;类别D,中断拓扑在业务下工作伪线的工作隧道上,且无保护隧道或保护隧道也中断,且存在保护伪线,且保护伪线上工作隧道也同时中断;类别E,中断拓扑发生在工作伪线和保护伪线以及其下的工作隧道和保护隧道。
所述类别A为不进行业务倒换的情形,其峰值带宽利用率推演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直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3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聚合功能化的金纳米电化学检测银离子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办公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