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2 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2986.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5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文;王懿;孟钰麒;范烨;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弗镁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20 | 分类号: | A61L2/20;A61L2/26;A61L9/015;A61L2/24;A61L10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 base sub | ||
一种SO2防疫消杀方法及其装置,用SO2作防疫消杀剂,在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内释放消杀剂,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与其接触后失去增殖活性,阻断由呼吸道传染及密切接触传染的疫病传播,并用氨或/和其它碱性物质将释放的SO2固化,其所配置的防疫消杀装置不仅可以精确控制SO2的释放速度和施放剂量,而且还能做到SO2气体在防疫消杀过程收放自如,杜绝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具有防疫效果好,消杀成本低,操作简便,环境友好等优点,适用于相对封闭的公共场所、交通工具、家庭住房、家禽家畜养殖厂房、冷鲜食品加工厂等的防疫消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防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O2防疫消杀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二氧化硫(SO2)是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SO2可作为漂白剂、还原剂及杀菌剂使用,然而,SO2气体释放后就无法驾驭,其在防疫消杀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且消杀残留的SO2气体也容易造成室内人员的不适。因此,尽管SO2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消毒剂及抗菌剂,但当今世界,无人敢用也没人愿用它作为防疫消杀剂。
防疫消杀的目的为了杀灭环境中的传染源(病原体),切断疫病的传播链,从而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常规的防疫消杀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等。物理法包括打扫、洗刷(冲洗)、日晒、通风、干燥、紫外消毒、火焰消毒、焚烧等方法,是防疫消毒中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在大多情况下是受限的。化学法是采用化学药剂喷洒和熏蒸等方法使环境中的病原体得以杀灭,传统的消杀化学药剂包括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传统化学法存在的缺陷是消毒药剂的使用有许多顾忌事项,稍有不慎,极易给人畜及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且一般只能进行点消杀和面消杀,消杀后的残留物对人畜及环境造成的伤害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防疫效果好,消杀成本低,对人畜及环境造危害小的操作简便的防疫消杀方法。
本发明一种SO2防疫消杀方法,用SO2作防疫消杀剂,在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内释放消杀剂,使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与其接触后失去增殖活性,阻断由呼吸道传染及密切接触传染的疫病传播,并用氨或/和其它碱性物质将释放的SO2固化;
所述SO2源自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能释放SO2的化合物,优选气态或液态SO2、亚硫酸或/和亚硫酸盐的溶液及含S(IV)的烟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亚硫酸盐优选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钾、亚硫酸氢钾、焦亚硫酸钾、亚硫酸镁、亚硫酸氢镁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一种SO2防疫消杀方法,具体是指,先将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内的有生命的物体撤离,再释放SO2气体,使空气中SO2的浓度升至6~500ppm,消杀0.1~1小时后,再用氨或/和其它碱性物质将释放的SO2固化,然后恢复有生命的物体在其中的活动,或
先将相对封闭的有限空间内的有生命的物体撤离,喷洒浓度为0.1~6%的亚硫酸或/和亚硫酸盐的溶液,让其挥发出SO2,使空气中SO2的浓度升至6~500ppm,消杀0.5~2.5小时后,再用氨或/和其它碱性物质将释放的SO2固化,然后恢复有生命的物体在其中的活动,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弗镁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未经宁波弗镁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2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定位模块防水磁吸电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波段分色滤波片自动切换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