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胎体防水卷材胀力平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751.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铜浪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B32B15/082;B32B27/30;B32B27/02;B32B27/12;B32B27/36;B32B3/08;B32B27/08;B32B27/32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肖林 |
地址: | 365001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胎体 防水 卷材 平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无胎体防水卷材胀力平衡装置,包括无胎防水卷材主体,无胎防水卷材主体包括保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一弹性层、平衡层、第二弹性层、隔离层、第二防水层和找坡层组成,找坡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二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的顶端粘接有隔离层,隔离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二弹性层,第二弹性层的顶端粘接有平衡层,平衡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一弹性层。本发明通过设有的平衡层,平衡层由塑胶条,塑胶条之间设有抗拉力胶条,具有较好的抗拉力能力,便于在贴设该防水卷材时,通过拉力胶条的拉力,保证无胎体防水卷材的胀力平衡,有效的避免了斜面和拐角处防水卷材胀力不平衡导致的的凸起现象,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胎体防水卷材,特别涉及无胎体防水卷材胀力平衡装置,属于防水卷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水卷材主要是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以及隧道、公路、垃圾填埋场等处,起到抵御外界雨水、地下水渗漏的一种可卷曲成卷状的柔性建材产品,作为工程基础与建筑物之间无渗漏连接,是整个工程防水的第一道屏障,对整个工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胎体的不同分为无胎体卷材、纸胎卷材、玻璃纤维胎卷材、玻璃布胎卷材和聚乙烯胎卷材。
现有的无胎体防水卷材在铺设的过程中拐角部位和斜角部位受的胀力不平衡,容易造成关键和斜角部位的防水卷材凸起或与地面分离,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无胎体防水卷材胀力平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无胎体防水卷材在铺设的过程中拐角部位和斜角部位受的胀力不平衡,容易造成关键和斜角部位的防水卷材凸起或与地面分离,影响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无胎防水卷材主体,所述无胎防水卷材主体包括保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一弹性层、平衡层、第二弹性层、隔离层、第二防水层和找坡层组成,所述找坡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的顶端粘接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二弹性层的顶端粘接有平衡层,所述平衡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的顶端粘接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防水层的顶端粘接有保护层,所述平衡层由塑胶条和抗拉力胶条组成,多个所述塑胶条之间等距固定设有多个抗拉力胶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找坡层为聚乙烯膜,所述聚乙烯膜由高温调节下通过聚乙烯颗粒中添加纳米增塑剂通过热成型机挤出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由PVC树脂材质制成,所述第二防水层和第一防水层通过PVC树脂颗粒添加抗紫外线剂、抗老化剂和稳定剂通过挤出涂布法工艺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离层为HDPE膜,所述HDPE膜由交叉层叠合工艺制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性层和第一弹性层为聚酯纤维网格织物毡,所述聚酯纤维网格织物毡通过挤塑机挤塑成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层由铝箔或铜箔其中一种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胎防水卷材主体的厚度为1.8mm-2.0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的准备,聚乙烯颗粒、纳米增塑剂、PVC树脂颗粒、抗紫外线剂、抗老化剂、稳定剂、高密度聚乙烯颗粒、聚酯纤维颗粒铝箔和铜箔;
S2:分别对保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一弹性层、平衡层、第二弹性层、隔离层、第二防水层和找坡层进行制备;
S3、将制备的保护层、第一防水层、第一弹性层、平衡层、第二弹性层、隔离层、第二防水层和找坡层之间通过涂刷万能胶,并通过热压合技术进行压合,完成无胎体防水卷材的制备;
S4:根据粘贴部位的尺寸对制备的防水卷材进行裁剪,保证尺寸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铜浪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铜浪建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7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