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201693.2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5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肖永新;宁宏晓;李伟波;徐丽军;马青坡;杨海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表 介质 品质 因子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首先根据近地表速度模型选择高速层中的多个炮点,每个炮点选择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然后根据所选数据的波形特征,拾取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的底切,结合初至确定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中用于频谱分析的波形数据;最后根据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各自的波形数据确定近地表介质的所述品质因子;本发明利用双井微测井高速层中两个炮点的井底接收道和地面接收道数据,能够求取准确的近地表双层介质的Q值,而通常的算法只能求得表层的Q值或表层的等效Q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勘探的深入,对勘探目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分辨薄互层等小地质目标体,要求地震资料频带宽,分辨率高。而近地表的吸收衰减会严重的降低地震资料的频宽和分辨率,所以获得近地表介质的Q值(即为:品质因子),再进行反Q滤波就极为重要。目前常用的Q值计算方法很多,其中时间域的方法有:上升时间法、振幅衰减法、子波模拟法、解析信号法等;频率域的方法有:谱模拟法、频谱比法、匹配追踪法、频移法等,各种方法得到Q值的精确性,都取决于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在已有的Q值估算方法中,频谱比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但是存在诸多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方面,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近地表速度模型选择高速层中的多个炮点,每个炮点选择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
根据所选数据的波形特征,拾取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的底切,结合初至确定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中用于频谱分析的波形数据;
根据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各自的波形数据确定近地表介质的所述品质因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各自的波形数据确定近地表介质的所述品质因子,包括:
根据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各自的波形数据之间频谱比的对数曲线,计算斜率;
利用近地表速度模型进行射线追踪,得到每炮地面道和井底道的射线路径,及每一段射线的传播时间;
根据每炮地面道和井底道的射线路径,及每一段射线的传播时间建立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第一层品质因子和第二层品质因子;
重复进行选取高速层中的多个炮点、确定波形数据、计算斜率、进行射线追踪以及确定第一层品质因子和第二层品质因子的步骤,得到多个第一层品质因子和第二层品质因子;
求取第一层品质因子的平均值和第二层品质因子的平均值,进而得到近地表介质的所述品质因子。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取双井微测井数据及炮点和接收点相对坐标和初至时间。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建立所述近地表速度模型。
另一方面,一种近地表介质的品质因子确定装置,包括:
炮点选择模块,根据近地表速度模型选择高速层中的多个炮点,每个炮点选择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
波形数据确定模块,根据所选数据的波形特征,拾取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的底切,结合初至确定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中用于频谱分析的波形数据;
品质因子确定模块,根据每个地面接收道和接收井井底道数据各自的波形数据确定近地表介质的所述品质因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2016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