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的双模法制样及脱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9778.1 | 申请日: | 2020-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4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金;王淼;孟上九;穆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6 | 分类号: | G01N1/36;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饱和 土三轴 实验 双模 法制 脱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非饱和土三轴实验双模法制样及脱模,解决了传统制样端部疏松和不均匀现象,脱模造成试件损坏和高度减小的问题。机器制样精准度低,手工制样劳动量大,该发明做到保质保量。本发明基本组成包括:上挡板下挡板四根立柱出样孔凸状三瓣内模凸状垫块推样顶盖凹槽外膜。本发明考虑到试样制作压实端松散疏密、不均匀;脱模过程易损、计算密度偏差。双模制样应用于压样法,提高了试件的精准度。装置与传统三瓣模不同,外面凸状为了与双模外筒嵌合,更重要是方便滑动脱模。装置由双层模及垫块构成,内模和垫块既能嵌合又能滑动取出,脱模过程推力作用于凸状垫块推动三瓣内模,填补了传统制样不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解决非饱和土在进行三轴实验制样压样法密实度不均匀、试样高度不等、脱模易损的问题。
背景技术
传统制模装置和脱模存在以下几点缺点:
传统制模装置进行压样法制样时,试样端部的密实度无法保持一致,
传统制样装置中采用试样筒内缺少实心垫块,压实过程破坏性大,
传统制样和脱模装置制得试样高度存在误差较大,各不相同,
传统制样装置由于千斤顶与土试样直接贴合,试样端部密实与未接触端松散,导致制样后计算密度不是实际密度。
而本装置通过一个双模的试样筒实现了每一个试样高度相同,上下大小一致,而内部三瓣膜更是独特的创新之处,脱模过程试样不再受千斤顶直接作用,底部多层垫块也很好的改变了制样的尺寸问题,形成一套双模法制样的压样和脱模装置,而使得制样脱模这一流程更加严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用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的双模法制样及脱模装置。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实现
一种用于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的双模法制样及脱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试验要求在土中喷洒适量的水,将其拌匀使得土粒大小均匀,装入袋中放入密封容器24小时,开袋搅拌取三盒土测含水率,每个测试结果控制在±1%范围之内。
试样双模筒三瓣内膜内径应与试样直径相同,将三瓣内膜壁应洗擦干净,然后均匀的涂抹一层凡士林。
按照试样设计规格,计算试样湿土质量,将一个试件所需土量倒入压模内,将土表面拂平。
利用千斤顶或者万能试验机等以静压力将土压至一定的高度,通过改变内筒底部垫块数量,从而得到不同高度试样。
压实好后,放置到脱模机上进行脱模过程,安装时应先将推土器对准试件筒内侧垫块,保证完全贴合正中心,并均匀的施加推力。
随着试样筒内垫块被推出,三瓣内膜与试件整体也不断被推出,这样采用万能机或千斤顶压样,使用脱模机进行脱模节省了人力劳动。
然后进行三瓣内膜和土试件进行分离,从而得到完整试件,为实验准确性提供保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细节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双模试样筒图
附图4是本发明的三瓣内模与外模合图
附图5是本发明的三瓣内膜细节图
附图6是本发明的内部垫块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于非饱和土三轴实验的双模法制样及脱,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9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