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8624.0 | 申请日: | 2020-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18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周楠;许长清;张平;王利利;张琳娟;郑征;邱超;郭璞;卢丹;陈婧华;韩军伟;樊冰;郭昊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0 | 分类号: | H04W40/10;H04W56/00;H04W84/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二***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区块 应用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系统 | ||
1.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信息交互子系统和能量补充子系统,其中,信息交互子系统中各节点通过分层路由方法实现信息交互;能量补充子系统通过异序补能方法实现能量补充;
所述分层路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节点的上传距离及和邻居节点的距离,计算传输效率;
获取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传输能耗,计算能量均衡度;
根据所述传输效率和所述能量均衡度计算节点间的通信链路状态值;
获取当前节点与同步点的相对距离,计算上传模式切换阈值;
完成全网同步路由建立;
所述传输效率为:
其中,i和j为节点编号,V为节点集,teij为节点i将节点j作为下一跳节点的传输效率值,dij为节点i和节点j间的距离;FN(i)为节点i的前向邻居集合:
FN(vi)={vj|udi<udj,dij≤R,vj∈V},
其中,R为传感器节点的最大通信距离,udi为节点i的上传距离,dim为节点vi到同步点sm间的距离;udj为节点j的上传距离,djm为节点vj到同步点sm间的距离,S为同步点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均衡度为:
其中,esij为节点i将节点j作为下一跳节点的能量均衡度,和分别为节点i和节点j的剩余能量;cij为节点i将单位数据发送至节点j所消耗的能量:
其中,Eelec、Efs和Emp为一阶无线通信能量消耗模型的能耗参数,d0为一阶无线通信能量消耗模型的距离阈值;
cjs为节点j将单位数据发送至距离自己最近的同步节点所消耗的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链路状态值用为:
其中,lsij为节点i与节点j间的通信链路状态值,esij'为esij的归一化值,其计算公式为其中,max{esij}和min{esij}为节点i到所有前向节点的能量均衡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传模式切换阈值为:
其中,表示传感器节点切换上传模式的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节点的上传距离小于上传模式切换阈值时将距离其最近的同步点作为下一跳,节点的上传距离大于上传模式切换阈值时选择最大通信链路状态值对应的前向邻居节点作为下一跳,完成传感器节点向多个同步点的路由建立,同步点之间采取泛洪的方式进行通信,完成全网同步路由建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区块链应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序补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剩余能量及能耗情况,计算节点和同步节点的补能紧迫度;
根据同步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的补能紧迫度建立最优充电集合;
每个补能周期为最优充电集合中的所有节点补能至满电状态,完成每周期补能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86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茶生产用茶叶压饼装置
- 下一篇:广告排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