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6647.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74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梅;高申友;杨泓;尧杰;庞一化;曹雅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机高科(重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1;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张力波 |
地址: | 40001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电解 污水处理 方法 | ||
1.一种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污水与具有吸附功能的粒子电极混合,并使污水中的污染物吸附在所述粒子电极上,得到吸附后的混合液;
S2.将氧气溶解至吸附后的混合液中,并将溶氧后的混合液通入三维电解槽中,以所述粒子电极与三维电解槽中的阴极板和阳极板构成的三维电解体系对污水进行三维电解;
S3.将三维电解后的混合液固液分离,得到处理水与所述粒子电极,分离得到的所述粒子电极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的粒径为100~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为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粉、硅藻土、蒙脱石、膨润土以及上述任一种物质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污水与粒子电极的体积比为1:0.05~0.3,并通过混合搅拌的方式使得粒子电极吸附污水中的污染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入的氧气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9~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连续不间断地将溶氧后的混合液通入三维电解槽电解,并以相同的流速连续不间断地将电解后的混合液排出三维电解槽以进行流通式三维电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溶氧后的混合液通入三维电解槽的流速为23~50mm/s,混合液在所述三维电解槽的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停留时间为0.5~10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固液分离的方法为静置沉淀分离法、斜板沉淀分离法、MBR中空纤维分离法或MBR平板膜分离法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所述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粒子电极(6)和通过管道依次连通的粒子电极池(1)、第一压力水泵(2)、溶氧罐(3)、三维电解槽(4)和分离装置(5),所述粒子电极池上设有污水进口(7),所述粒子电极(6)具有吸附功能,其可置于所述粒子电极池(1)内并与污水一起在所述粒子电极池(1)、第一压力水泵(2)、溶氧罐(3)、三维电解槽(4)和分离装置(5)内流通,所述三维电解槽(4)内设有阳极板和阴极板,所述阴极板、阳极板和流通至所述三维电解槽(4)的粒子电极(6)构成三维电解体系,所述第一压力水泵(2)的进水口同时连接有氧气进气管(8)并与其连通,所述分离装置(5)上设有处理水出口和粒子电极出口,所述粒子电极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粒子电极池(1)连通,且其联通管道上设有第二压力水泵(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维电解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粒子电极池(1)内设有搅拌装置(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机高科(重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机高科(重庆)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66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