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旋风制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5837.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彭寿;卢育发;林晨星;李凤光;左鑫;张宏扬;董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28 | 分类号: | E03B3/28;F25B1/00;F28B1/00;F28B9/08;F28B11/00;F28F19/01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旋风 装置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新型旋风制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旋风冷凝器、制冷机构;制冷机构的蒸发器、变频压缩机、冷凝器依次连接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回路;旋风冷凝器的壳体内设有空腔,中心管上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顶部,螺旋隔板将壳体内的空间分隔为冷凝通道,冷凝盘管设置在螺旋状冷凝通道内,螺旋状冷凝通道末端与中心管内孔相通,冷凝盘管两端口分别伸出壳体外,冷凝盘管两端是制冷空气进口和制冷空气出口,壳体开有湿空气进口,壳体底部设有出口;制冷机构的冷凝器与旋风冷凝器之间设有冷却风道;储水箱的进水口与壳体的出口连通。本新型旋风制水装置匹配变化的环境从空气中制水,充分利用旋风冷凝器的集水功能,高效的制取液态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制水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旋风式冷凝器,变频制冷机构,从空气中获取液态水。
背景技术
空气制水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的取水方式已被全世界关注,目前在世界的缺水地区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在非洲的应用极为显著,在即缺乏地表水有缺乏地下水的地区,能够很好的解决饮用水问题,是未来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目前从空气中制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冷机构冷凝制水,二是转轮式除湿机制水,两种制水方法有各自的与缺点,制冷机构冷凝制水在现有的市场条件下,没有高效的制水设备,大部分是除湿设备,与制水设备的目的有所不同,效率没有制水设备高;转轮式除湿机的功耗比较大,综合能效不高,还要配合其他设备使用。
现有的设备在制水的过程中结霜,大大的影响制水的效率。同时,同一品牌的设备在同一个条件下,制取的水的量也有所不同,有时差异还比较的大,这与制水机本身的特性差异有一定的关系,与环境的匹配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条件智能调整的智能的制水装置在制水与节能方面就显得更加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旋风制水装置,该新型旋风制水装置可以在0℃以上环境的条件下,实现从空气中高效节能的制取液态水的功能,本新型旋风制水装置适用于匹配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高效制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旋风制水装置;
包括储水箱、旋风冷凝器、制冷机构;
制冷机构包括蒸发器、变频压缩机和冷凝器,蒸发器、变频压缩机、冷凝器依次连接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回路;
所述旋风冷凝器包括壳体、中心管、螺旋隔板和冷凝盘管,壳体内设有空腔,中心管上端固定连接在壳体内壁顶部,中心管上端口延伸至壳体顶部且形成旋风冷凝器的空气出口,螺旋隔板分别与壳体内壁与中心管外壁固定连接,螺旋隔板将壳体内壁与中心管外壁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封闭的螺旋状冷凝通道,冷凝盘管设置在螺旋状冷凝通道内,螺旋状冷凝通道末端与中心管内孔相通,冷凝盘管两端口分别伸出壳体外,冷凝盘管两端分别是制冷空气进口和制冷空气出口,壳体开有连通螺旋状冷凝通道与外部的湿空气进口,壳体底部设有液态水出口;
制冷机构的冷凝器与旋风冷凝器之间设有冷却风道,冷却风道内的空气经过冷凝器外表面及冷凝盘管且再次返回冷凝器外表面形成循环;
储水箱的进水口与壳体的液态水出口连通。
作为本新型旋风制水装置的优选,所述旋风冷凝器的壳体上湿空气进口处于螺旋状冷凝通道的始端位置,冷凝盘管的制冷空气进口处于螺旋状冷凝通道的末端位置,冷凝盘管的制冷空气出口处于螺旋状冷凝通道的始端位置。
作为本新型旋风制水装置的优选,所述旋风冷凝器的壳体上湿空气进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一湿度传感器;
旋风冷凝器的空气出口处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螺旋状冷凝通道靠近末端位置处设有第三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