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5763.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4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建华;姜卫东;程友文;李程辉;赵佳;王庆一;王美艳;孙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C07D519/00;C07F7/10;C09K1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房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所述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用于制备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时,电子移动性、热稳定性和发光特性优异,可以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有机层,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其应用于电子传输层和电子传输辅助层时,能够制造与以往的电子传输材料相比具有更低的驱动电压、更高的出光效率以及更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进而还能够制造性能和寿命提高的全彩显示器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在对有机物质施加电能时发出光的现象。即在阳极与阴极之间配置有机层时,如果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会从阳极注入至有机层,电子会从阴极注入至有机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当该激子跃迁至基态时,会发出光和热。
作为有效制造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一种方法,一直以来进行了以多层结构来代替单层制造元件内的有机层的研究,1987年唐提出了空穴层和发光层的功能层的层叠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目前使用的大部分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包括:基板、阳极、从阳极接收空穴的空穴注入层、传输空穴的空穴传输层、空穴与电子进行再结合而发出光的发光层、传输电子的电子传输层、从阴极接收电子的电子注入层和阴极。这样以多层制作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理由是,由于空穴与电子的移动速度不同,因此如果制造适当的空穴注入层和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和电子注入层,则能够有效传输空穴和电子,元件内实现空穴与电子的均衡,能够提高激子利用率。
此外,作为以往的可应用于电子注入层和传输层的物质,报告了很多具有咪唑基、唑基、噻唑基、螺芴基的有机单分子物质。例如,中国专利CN103833507B、CN107573328B、CN107556310B以及由柯达公司于1996年发表的美国专利US5,645,948中记载的TPBI为具有咪唑基的电子传输层用物质,其结构中,在苯的1,3,5取代位置上含有三个N-苯基苯并咪唑基,就功能而言,不仅具有传输电子的能力,而且具有阻断从发光层跨越来的空穴的功能,但在实际应用在元件时存在热稳定性低的问题。
鉴于以上原因,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本发明所述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发光材料可以提高发光元件的稳定性,出光效率和提高寿命等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了一种有机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W1~W4彼此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的选自CR1或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八亿时空液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57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