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结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4543.3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2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寇其中;邵峰;周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舒旺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多层 遮光 胶带 自动化 分层 对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结构及方法,包括遮光胶带、以及分别粘贴于所述遮光胶带上端和下端的离型PET上膜和离型PET下膜所形成的多层遮光胶带,所述多层遮光胶带的两个待对接端之间相对放置,两个待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下膜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第一对接胶带,用以从下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两个待对接端处的遮光胶带的上端面上粘贴有第二对接胶带,用以从中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两个待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上膜的上端面上粘贴有第三对接胶带,用以从上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从而形成三分层对接结构。本发明能自动对多层遮光胶带进行分层对接,解决了手工对接时间长、接口不齐、易松散的问题,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对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自动化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遮光胶带广泛用于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PDA、LED、LCD等产品的显示部件光源边框的固定及遮光与反射,板(片)等产品的遮光使用,其结构大致如图1所示,在其实际生产过程中,在新旧原料交替时,都采用人工的形式实现材料的对接,阻碍了当下对自动化升级的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结构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结构,包括遮光胶带、以及分别粘贴于所述遮光胶带上端和下端的离型PET上膜和离型PET下膜所形成的多层遮光胶带,所述多层遮光胶带的两个待对接端之间相对放置,两个待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下膜的下端面上粘贴有第一对接胶带,用以从下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两个待对接端处的遮光胶带的上端面上粘贴有第二对接胶带,用以从中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两个待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上膜的上端面上粘贴有第三对接胶带,用以从上部连接两个待对接端,从而形成三分层对接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接胶带粘贴于遮光胶带与离型PET上膜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离型PET上膜的上方设有偏心辊,所述偏心辊具有滚动自由度及沿多层遮光胶带方向移动自由度,所述偏心辊滚动黏附离型PET上膜,使得离型PET上膜被揭起露出遮光胶带的上端面,便于第二对接胶带粘贴于遮光胶带的上端面上,偏心辊反向滚动使得离型PET上膜平整放回原位,便于第三对接胶带粘贴于离型PET上膜的上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辊设有一对,并分别设置在两个待对接端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辊的材质为高粘度硅胶。
一种用于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接时,多层遮光胶带通过裁切后的两个待对接端相对放置,并通过相应的粘贴机构将第一对接胶带粘贴于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下膜的下端面上;
步骤2)偏心辊下压,将离型PET上膜黏附于偏心棍上后,通过自身偏心机构的转动,随后向两侧移动将离型PET上膜揭起而露出遮光胶带,再通过相应的粘贴机构将第二对接胶带粘贴于对接端处的遮光胶带的上端面上;
步骤3)随后偏心辊反方向运动,将离型PET上膜平整放回原位,通过相应的粘贴机构将将第三对接胶带粘贴于对接端处的离型PET上膜的上端面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能自动对多层遮光胶带进行分层对接,解决了手工对接时间长、接口不齐、易松散的问题,并且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对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层遮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过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层遮光胶带的自动化分层对接完成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舒旺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舒旺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45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