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3102.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政权;樊国盛;罗鑫;陈飞建;王家军;冷贵峰;吕元双;李波;晏维;胡定林;孙江山;贾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fpga 光纤 适配器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壳体;PCB板,安装在壳体内;FPGA器件,设置于PCB板上,所述FPGA器件具有若干数据接收通道、若干数据转换通道和测试接口,测试接口用于与测试仪连接;PHY模块,与FPGA器件电气连接;光纤数据接口,与PHY模块信号连接,光纤数据接口用于与待测装置连接;其中,若干光纤数据接口通过PHY模块分别与若干数据接收通道信号连接,工作状态下,由光纤数据接口输入的数据信号,经相应数据接收通道和数据转换通道后,转换成与测试接口匹配的数据信号,进而可解决智能变电站现场测试数据转换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光纤适配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变电站在电网的广泛采用,使得现在新技术在变电站得以广泛运用,与传统变电站相比,通讯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二次智能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重要性需要不断提高,特别是各种光纤接口由于没有统一的入网标准,在智能变电站二次智能设备中采用的接口种类繁杂,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由于智能变电站采用了大量的光纤,而这些光纤与二次智能设备连接时,因不同的设备厂家光纤接口不一致,出现了多种光纤跳纤,如常见的ST-ST,ST-LC,ST-FC,LC-LC等不同型号的光纤跳纤。在进行二次智能设备定期检验时,由于测试仪器一般只有一种光信号输出接口,如常见的LC或ST光输出接口,若测试仪器配置的跳纤型号不全,或跳纤长度太短,往往需通过专用法兰转接。然而,一种法兰只能转接两种不同的跳纤,往往会因为试验时未带法兰,或所带法兰型号不全,或所带光纤跳纤型号不全等原因,影响了二次智能设备定期检验的进行。
此外,传统的光纤适配器虽然有一路光经分光器后转为多路,但存在光纤接口单一,同一光纤经分光器分光后输出的光线路接口无法满足不同现场调试所需不同接口的功能,导致现场调试时需要带的调试设备较多,需要准备的原件就种类繁多,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适配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二次智能设备定期检验时,因各种光纤接口不同需要转接时出现的各种转接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FPGA的光纤适配器,其中,所述适配器包括:
壳体;
PCB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
FPGA器件,设置于所述PCB板上,所述FPGA器件具有若干数据接收通道、若干数据转换通道和测试接口,所述测试接口用于与测试仪连接;
PHY模块,与所述FPGA器件电气连接;
光纤数据接口,所述光纤数据接口与所述PHY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光纤数据接口用于与待测装置连接;
其中,若干所述光纤数据接口通过所述PHY模块分别与若干所述数据接收通道信号连接,工作状态下,由所述光纤数据接口输入的数据信号,经相应所述数据接收通道和所述数据转换通道后,转换成与所述测试接口匹配的数据信号。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测试接口为ST光纤接口和LC光纤接口,所述光纤数据接口包括两组接口,其中一组接口对应所述ST光纤接口,另一组接口对应所述LC光纤接口。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两组接口中的光纤数据接口包括FC,LC,ST,SC中的任意几种光纤接口。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两组接口中的各组光纤数据接口包括FC,LC,ST,SC中的四种光纤接口。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测试接口为ST光纤接口,所述光纤数据接口包括FC,LC,ST,SC中的任意几种光纤接口。
在其中一个例子中,所述测试接口为LC光纤接口,所述光纤数据接口包括FC,LC,ST,SC中的任意几种光纤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31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