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1639.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平;翟红娟;王孟;刘扬扬;姚福海;吴楠;李斐;阮娅;贺松;彭才喜;陈云鹏;王晓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金沙江旭龙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E03F5/10;E02D19/1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 代理人: | 狄宗禄 |
地址: | 627950 四川省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山 峡谷 水电工程 施工 废水 集中 收集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山峡谷区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根据水电工程施工先后顺序,先在导流洞内进行导流洞施工废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再在上、下游基坑内同步对大坝主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冲毛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灌浆废水、引水隧洞施工废水、尾水洞施工废水、地下厂房施工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高山峡谷区坝区施工废水难以集中收集和处理,散排入河而导致河流水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解决高山峡谷区无充足用地布置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的问题,同时实现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和施工期废水零排放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废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电工程施工期废水包括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汽车含油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等,以及坝区的混凝土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洞室废水、灌浆废水等。砂石加工系统生产废水、混凝土拌合系统冲洗废水、汽车含油废水、施工营地生活污水等较为容易集中收集和处理,但混凝土冲洗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洞室废水、灌浆废水等产生面广且分散,难以集中收集,尤其是对于在高山峡谷区本身用地紧张的水电工程,其集中收集和处理极其困难。
目前,水电工程施工期所产生的分散且不易集中收集的坝区混凝土冲毛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交通洞、导流洞、地下厂房等洞室废水、灌浆废水等,没有成熟的技术集中收集处理,均是粗放式施工管理,废污水流入河道或基坑渗水混在一起排入河道,造成河流水体污染。一方面,在环保要求逐渐提高和废水零排放要求下,需对坝区施工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另一方面,大中型水电站往往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高山峡谷地区,地势陡峻,土地资源十分有限,施工用地紧张,往往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用于建设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
因此,现亟需开发一种减少新增用地且可以集中收集处理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通过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实现施工期废水零排放;解决以往坝区施工废水难以收集和处理,散排入河而导致河流水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水电工程施工先后顺序,先在导流洞内进行导流洞施工废水的集中收集处理;再在上、下游基坑内同步对大坝主体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冲毛冲洗水、混凝土养护废水、灌浆废水、引水隧洞施工废水、尾水洞施工废水、地下厂房施工废水进行集中收集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坝区施工废水均进入上游和/或下游基坑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高山峡谷区水电工程坝区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回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导流隧洞内废水的移动收集处理;
在导流洞内设置移动式集水池、移动式沉淀池和移动式清水池;移动式沉淀池分别与移动式集水池和移动式清水池连接;
在移动式沉淀池内调节pH值至6~9,添加PAM和PAC絮凝剂对施工废水进行絮凝沉淀;
清水池内的清水回用于洞室内施工降尘和/或施工用水;移动式沉淀池内的泥渣随隧洞弃渣一起排出洞外;
步骤二:大坝主体工程施工废水集中收集处理;
在坝踵下游侧设置平行于坝踵的主集水渠,在下游基坑内设置支集水渠和集水池;
主集水渠通支集水渠连接集水池;
沿坝体表面流下的灌浆废水、混凝土养护废水和仓面冲洗水流入集水沟,通过主集水渠和支集水渠将废水引流到集水池;
集水池对收集到的坝区施工废水进行初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金沙江旭龙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国电金沙江旭龙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16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材料回收再利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表数据分析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