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煤原位气化制氢采氢井网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90915.5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9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许宁;周运恒;郭伦;李勇;孙长江;郭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95 | 分类号: | E21B43/295;E21B4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刘静;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煤 原位 气化 制氢采氢井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煤原位气化制氢采氢井网和方法。所述井网包括冷凝水回采井、注空气井、注蒸汽井和生产井;所述冷凝水回采井为“勺型”水平井,其水平段的末端高于跟端;所述冷凝水回采井的水平段位于煤层下部,且海拔深度低于注空气井、注蒸汽井和生产井的井底。该井网可以实现中浅层、中层、中深层和深层的中煤阶煤、高煤阶煤原地原位反应生成氢气并采出。该井网同时适用于直井、水平井和定向井等不同井型及其组合,是煤炭资源以洁净生产方法生产清洁能源的重要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煤清洁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煤原位气化制氢采氢井网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煤炭探明剩余可采储量9091亿吨(2006年),按照目前生产水平,可供开采147年。国际能源署(IEA)认为,在2030年之前,世界能源的使用将保持增长,但是煤炭需求的比例将不断下降。中国年煤炭产量从2005年的23.5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32.4亿吨。201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比重高达76.8%,消费比重占70.9%。与此同时,我国煤炭资源浪费十分惊人,国有大型煤矿矿井回采率平均仅有45%,乡镇和个体小型煤矿平均回采率只有15-20%。
作为原位制氢采氢的目标层——埋深1000米及以下的煤层,目前主要用于生产煤层气。煤层气资源量30.05×1012m3,可采资源量12.5×1012m3。与全球煤层气开发最早、产量最高的美国相比,中国煤层气资源量排名居前,但是产量远远低于美国。中国煤层气历经20多年勘探开发,现已建成沁水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煤层气生产基地。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从2010年的2863.36×108m3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6859×108m3,探明储量年递增23.26%,但是储量探明率仍不足3%。2016年产煤层气168.51×108m3,平均采气速度2.46%,其中地面开发44.96×108m3,井下抽采123.58×108m3,总产量较2015年下降3.49×108m3。2019年煤层气下降到60×108m3。目前,我国高阶煤分布主要在沁水盆地柿庄南区块和樊庄-郑庄区块,中低阶煤分布在宝德区块、柳林区块和韩城区块。
发展煤炭原位制氢采氢,对于进一步有效利用中深层、深层煤炭资源,推动煤炭资源型城市社会技术进步,降低煤炭工业及相关工业全产业周期、生命周期成本,减少污染,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增加中国能源的自给能力,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燃烧不会产生温室效应,未来具有巨大市场需求。原煤原位制氢采氢是洁净生产技术生产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煤原位气化制氢采氢井网和方法,以解决煤层火烧积水、水淹,纵向燃烧波及系数低、煤炭资源利用率低、粗煤气和氢气采收率低等问题,能够实现原位制氢采氢连续性和规模化,增加了注采井生产时率和设备利用率,提高了经济效益。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原煤原位气化制氢采氢井网,该井网包括冷凝水回采井、注空气井、注蒸汽井和生产井;所述冷凝水回采井为“勺型”水平井,其水平段的末端高于跟端;所述冷凝水回采井的水平段位于煤层下部,且海拔深度低于注空气井、注蒸汽井和生产井的井底。
所述“所述冷凝水回采井位于煤层下部”,优选为距煤层底部1m–2m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9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成型换热器装置
- 下一篇:升程限位器、阀组、往复式压缩机和制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