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棘突重建开门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90485.7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6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周非非;张雪东;甄超;张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建 开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棘突重建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用于将截断的棘突和椎板进行固定的棘突复位螺钉;中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下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本发明能够将截断的棘突进行复位,被复位的棘突不容易发生偏移,固定可靠;棘突复位螺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极大地方便手术过程中医生操作和观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
背景技术
目前,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为了在椎板门轴侧开槽,需要将棘突上的韧带和肌肉剥离,并切除棘突,而椎体后方韧带复合体由棘突、棘间韧带与棘上韧带组成,它们及其上附着的肌肉是维持颈椎静态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切除棘突后,会有部分患者出现颈肩背部慢性痛、僵硬、沉重及颈椎活动受限的现象,即颈椎轴性症状,发生概率为45%-8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的采用钛板加钢丝绳缠绕的方式固定棘突,这种棘突固定方式不稳固,且与不同医生的固定手法有关,不确定性高;现有技术中还有的采用一种椎板成形支撑装置,其在棘突的侧面穿设螺钉以固定棘突,这种棘突固定方式下,医生的视野和操作均存在较大难度,同时单钉固定存在旋转性,影响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定可靠,不影响视野,操作方便的棘突重建开门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棘突重建开门板,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其中:
所述上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设有从棘突的顶部向内打入用于将截断的棘突和椎板进行固定的棘突复位螺钉;
所述中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上椎板的第一椎板螺钉;
所述下固定板横向并排设有一对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椎板开门处下椎板的第二椎板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的端部设有弯曲卡角。
进一步的,所述棘突固定板为凸弧形或直形。
进一步的,所述棘突固定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设有用于从侧面对截断的棘突进行固定的棘突固定螺钉,所述第四通孔的轴线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或第四通孔处设有螺钉导向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椎板开门支撑板为L形,包括竖板部和与所述竖板部相连的横板部,所述竖板部和横板部连接处内侧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撑脚,所述横板部和下固定板连接处内侧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部上设有临时加压孔;和/或,所述横板部为平缓的弧度设计,其与竖板部的连接端高于其与下固定板的连接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撑脚与下固定板之间的夹角为90-120度。
进一步的,所述棘突复位螺钉、第一椎板螺钉和第二椎板螺钉的钉头下端面均为球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均为与所述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球型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棘突固定板、中固定板、椎板开门支撑板和下固定板均为钛板。
进一步的,所述钛板的厚度为0.4-1m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90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