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以下硬物探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9475.1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雷;王小龙;朱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锐世纪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0 | 分类号: | E0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国红 |
地址: | 100032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以下 物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面以下硬物探测装置,有效解决了防洪桩基硬物探测时钢钎逐个打入耗时长,一次打入多个需要增加设备自重使得设备机动性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的每条边框上竖向贯穿有一个钢钎,每个钢钎外侧设有一组可反向驱动的辊筒,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的钢钎分别被连杆固定,两个连杆之间可往复靠近和分离,每个钢钎的下端设有一个可水平挤压钢钎的电动伸缩杆,左右两个钢钎向下挤压时前后方向钢钎被对应电动伸缩杆挤压,前后两个钢钎向下挤压时左右方向钢钎被对应电动伸缩杆挤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防洪领域,特别是一种地面以下硬物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防洪桩是防洪领域的重要设备,防洪桩直径大、长度长、需要打入深度大,因此打防洪桩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如果防洪桩预打桩位置底层有石块等硬物,防洪桩在打入一定深度后接触到硬物就难以再打入,此时防洪桩打入深度不足以起到防洪要求,只能将打入一半的防洪桩拔出,此前所耗费的人力物理资源全部浪费同时还需要耗时将桩体拔出,因此在打桩之前需要在预打桩位置进行探测,发现硬物可挖出或绕过,现阶段通过钢钎插入的方式进行探测,将钢钎在指定位置插入到指定深度后再拔出,由于钢钎直径远小于防洪桩直径,因此在一个防洪桩基位置打一个探测钢钎时,不能完全排除该桩基位置没有硬物,因此需要打多个钢钎,但多个钢钎在打入时逐个打入耗时长效率低,一次打入多个则需要设备足够重才能抵消掉打钢钎时产生的反作用力,但探测设备多为手推工具,增加了自重,装置机动性降低,移动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面以下硬物探测装置,有效解决了防洪桩基硬物探测时钢钎逐个打入耗时长,一次打入多个需要增加设备自重使得设备机动性差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一个水平的正方形框架,正方形框架的每条边框的中间位置竖向贯穿有一个钢钎,钢钎可上下移动,每个钢钎的两侧设有一个可同步反向驱动的辊筒,辊筒的外缘面与钢钎接触并挤压,位于左右边框上的钢钎的上端经第一连杆固定成一个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U形杆,位于前后边框上的钢钎的上端经第二连杆固定成一个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二U形杆,第一U形杆置于第二U形杆的上方,第一连杆的上端中间位置固定有一个往复电机,往复电机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有一个螺纹杆,螺纹杆贯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个与螺纹杆同轴的且与其配合的螺母,正方形框架中心的下方固定有一个水平的圆盘,圆盘的轴线与正方形框架的中心线重合,圆盘的外圆面上圆周均布有四个与四个钢钎一一对应的电动伸缩杆,每个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固定有一个弧形摩擦片,往复电机驱动螺纹杆正转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间隔增大,此时左右方向电动伸缩杆伸出,并使弧形摩擦片挤压对应钢钎,往复电机驱动螺纹杆反转时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间隔减小,此时前后方向电动伸缩杆伸出,并使弧形摩擦片挤压对应钢钎。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有效解决了防洪桩基硬物探测时钢钎逐个打入耗时长,一次打入多个需要增加设备自重使得设备机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圆盘及其附属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锐世纪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锐世纪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