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测温装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9068.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8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枟;康世豪;邹昀廷;刘俐廷;秦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B61K13/00;G01K1/024;G01K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轨道 测温 装置 以及 使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测温装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其包括呈“Z”字形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测量轨道和连接螺栓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直线电机;无线温度传感器和直线电机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两个直线电机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一种直线电机的伸出端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另一个直线电机伸出端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两个直线电机的伸出端上均固定有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处理器,两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直线电机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壳体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指令和发送数据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温度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测温装置以及使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轨道是不可或缺的,在现有技术中,轨道通常是由多根长段的钢轨铺设而成,钢轨是通过弹条与轨枕螺纹连接固定在轨枕上的。列车行驶在轨道上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导致轨道和连接螺栓的温度升高,有可能出现轨道或者连接螺栓变形的现象,极大地威胁了列车行驶安全。因此,需要对轨道和连接螺栓的进行实时监测;
现有技术中,对轨道和连接螺栓的温度的测定技术手段是,人工手持红外线测温枪对轨道和连接螺栓进行逐一测量和记录,并根据测得温度判断轨道和连接螺栓的使用安全性;但是现有人工测量方式,只能等列车驶离当前轨道段后,再对此段的钢轨和连接螺栓进行温度测量,无法在列车行驶时对轨道和连接螺栓进行实时测温,操作繁琐,测量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监测精度低,误差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测温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测量轨道和地铁螺栓温度不具有实时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轨道的测温装置,其包括呈“Z”字形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电源;壳体内设置有用于测量轨道和连接螺栓的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两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直线电机;无线温度传感器和直线电机均与电源电性连接;两个直线电机均设置在壳体内,其中一种直线电机的伸出端运动方向为水平方向,另一个直线电机伸出端的运动方向为竖直方向;两个直线电机的伸出端上均固定有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还设置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处理器,两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和两个直线电机均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壳体顶部设置有用于接收指令和发送数据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通过将测温装置安装固定在被测段的钢轨两侧,处理器控制直线电机带动两个无线温度传感器分别与钢轨腰部和轨脚处的连接螺栓紧密接触,可以测得被测段钢轨的温度和连接螺栓的温度,通信装置将无线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发送至车辆段终端监控室,方便检修人员查看;终端监控室也可以通过通信装置向处理器发出控制指令,从而远程控制直线电机工作。
进一步地,通信装置为无线网络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测温装置还包括报警系统,报警系统包括阈值储存器和声光报警器;阈值储存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并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声光报警器设置于壳体顶部。在无线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信号数值大于阈值储存器内预设的温度数值时,报警系统工作,提醒巡查人员及时检查维修。
进一步地,测温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水箱和两个喷头,水箱设置于壳体内部,水箱底部设置有与处理器电性连接的潜水泵;两个喷头均固定设置于壳体外壁上,两个喷头分别朝向钢轨腰部和钢轨脚部方向,两个喷头通过水管与潜水泵连通。当处理器检测到无线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的数值大于阈值储存器内预设值时,处理器控制潜水泵工作,将水箱内的冷却水通过喷头喷洒在钢轨腰部和连接螺栓上,及时冷却降温,保证列车正常安全行驶,避免钢轨和连接螺栓因高温而变形,对列车安全行驶造成威胁。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水箱内的水形成水蒸气后,对壳体内的电器元件造成短路,水箱上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供水管穿过的通孔,水管的管壁与通孔内壁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90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