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7725.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杭;王道军;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因泰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韩天宇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网 故障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内部两侧连接有第一延长板,所述第一延长板一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一端连接第二延长板,所述第二延长板底端两侧活动连接有锁紧栓,所述第二延长板两侧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底座底部两侧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内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头,所述检测箱一侧连接有防尘盒,且防尘盒内部设有夹持装置,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夹持装置顶部设有把手,且把手内部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钳,且第二固定钳上设有调节栓。该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方便对高处配电网进行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指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分配或按电压逐级分配给各类用户的电力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
目前现有的配电网故障检测装置使用时,往往需要用夹于夹紧电路,从而检测故障,在检测时不能根据电线的尺寸大小调节夹持部的大小,对电路线的夹持不稳定,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不仅浪费检修工人的时间,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对于在高处的配电箱,这就需要检修人员爬到高处进行检测,而检测设备在高处不好操作,给检修工带来检测的困难。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解决了目前现有的配电网故障检测装置使用时,往往需要用夹于夹紧电路,从而检测故障,在检测时不能根据电线的尺寸大小调节夹持部的大小,对电路线的夹持不稳定,导致检测结果有误差,不仅浪费检修工人的时间,而且影响工作效率,另外,对于在高处的配电箱,这就需要检修人员爬到高处进行检测,而检测设备在高处不好操作,给检修工带来检测的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配电网故障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底部连接有底座,且底座内部两侧连接有第一延长板,所述第一延长板一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一端连接第二延长板,所述第二延长板底端两侧活动连接有锁紧栓,所述第二延长板两侧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底座底部两侧连接有支撑座,且支撑座内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头,所述检测箱一侧连接有防尘盒,且防尘盒内部设有夹持装置,所述检测箱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夹持装置顶部设有把手,且把手内部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一端连接第二固定钳,且第二固定钳上设有调节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长板与第二延长板的长度为小于底长度的一半,且底座内部设有两组第一延长板与第二延长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延长板通过转轴进行调节可与第一延长板之间进行垂直,且锁紧栓将第二延长板角度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长度大于支撑座的长度,且支撑杆穿过支撑座内部两端垂直连接支撑头。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支撑杆穿过的通孔,且支撑杆在支撑座内部通过通孔可进行角度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一侧连接有第一固定钳与第二固定钳,所述第一固定钳与第二固定钳相对应一侧均设有有弧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栓一端连接第一固定钳,所述调节栓在第二固定钳内部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该发明,第一延长板与第二延长板的长度为小于底长度的一半,且底座内部设有两组第一延长板与第二延长板,第二延长板通过转轴进行调节可与第一延长板之间进行垂直,将第一延长板与第二延长板在底座内拉出,在通过转轴将第二延长板进行旋转与第一延长板进行垂直,在通过锁紧栓将第二延长板角度进行固定,最后通过固定栓将检测箱在高处进行固定,此结构方便针对高处的配电网进行检测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因泰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因泰莱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因泰莱软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77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