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6543.9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0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四海;吴伟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四海;吴伟俊 |
主分类号: | H02S10/30 | 分类号: | H02S10/30;H02S40/44;H02S40/38;H02J7/35;F24S70/20;F24S10/50;F03D9/28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56 | 代理人: | 何红信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嘉峪关***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光热 转换 一体 太阳能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水循环系统集成在一块板上,结构复杂不易维修的问题。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太阳能吸收板包括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集热块上设有热传递通道;集热块通过热传递通道将热能传递给热水箱;蓄电池与太阳能发电层电连接。采用导热片替代了现有技术中S形水管构成的水循环系统,降低了制造和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发电领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将水从低温加热到高温,以满足人们在生活、生产中的热水使用。
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成电能时,同时会有大量的热能产生,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将热能转换成有效能源,往往会浪费掉。为了解决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将太阳光能转换成的热能变成有效能源的问题,目前有些太阳能电池板的内部集成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循环系统,从而将太阳能电池板上的热能转换成有效能源。但是该技术存在以下缺点:太阳能电池板的内部集成水循环系统,导致太阳能电池板结构复杂,生产和维修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太阳能电池板和水循环系统集成在一块板上,结构复杂不易维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包括若干个太阳能吸收板,太阳能吸收板包括从一侧到另一侧依次设置的表面透明隔层、太阳能发电层、绝缘导热层和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设有热能输出部;集热块与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相连,且导热片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集热块上设有热传递通道;热水箱,集热块通过热传递通道将热能传递给热水箱;蓄电池与太阳能发电层电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热水箱设有冷水进口和冷水出口;所述热传递通道的两端连接有循环管,循环管内设有热传递流体介质;循环管设有螺旋部,螺旋部位于热水箱内;所述循环管上设有齿轮泵,齿轮泵与风车相连,并由风车为齿轮泵提供动力;所述循环管上设有阀门。
本方案中,集热块通过热传递通道和循环管将热量传递至热水箱内;同时采用风车代替电机,由风车带动齿轮泵进行水循环,节省了能源。其中热传递流体介质可以采用水等能进行热传递的流体。设置螺旋部,可以热能更充分的传递。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还包括光伏控制器、逆变器、交流负载设备和直流负载设备;所述光伏控制器一端与太阳能发电层电连接,另一端与逆变器、蓄电池和直流负载设备均相连;所述交流负载与逆变器相连。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集光电和光热转换于一体的太阳能转换系统,还包括设置在集热块上的若干个热能吸收板。
在本方案中,集热块上除了设置具备电能和和热能同时吸收的太阳能吸收板,还设置了只吸收热能的吸收板;此方案适用于对热能需求多的应用环境下。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热能吸收板由导热片和涂覆在导热片上的聚热涂层构成,所述热能吸收板通过导热片上的热能输出部与集热块相连并通过热能输出部将热能传输至集热块。
本方案中,热能吸收板的导热片与太阳能吸收板的导热片均设有热能输出部。
进一步改进的方案:所述导热片为长方形,所述导热片的热能输出部为从导热片一端延伸出的插板,所述集热块上设有与热能输出部匹配的插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四海;吴伟俊,未经赵四海;吴伟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5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喂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色牢度用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