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437.0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21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久泰防水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77 | 分类号: | E02D29/077;E02D15/02;E02D19/02;C09J1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涂料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防水涂料在施工时,拱脚处喷涂不均匀导致整体结构质量较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步骤1,将管状隧道的外周壁通过水枪清洗干净,并将表面整平;步骤2,在坑岸上利用喷涂装置,在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粘合剂,在拱腰处,沿着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两次,粘合剂沿着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步骤3,利用喷涂装置,在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润滑剂,形成润滑层。本发明通过在管状隧道的外周壁涂覆粘合层以及润滑层,再涂覆防水涂料时可以顺着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底部,使得拱腰至拱脚处能够均匀涂覆防水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工程中,大多数的工程结构表面需要涂覆防水涂层,以防止水汽进入工程结构中对结构造成损害,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
现有的水底隧道一般采用明挖法,排水,挖深坑,然后施工,形成一个大形管状的隧道,最后填坑,如图1所示,包括深坑、坑岸以及设置在深坑内的管状隧道,所述管状隧道与深坑的内壁形成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包括拱顶、拱腰以及拱脚,为了止水汽进入工程结构中对结构造成损害,在填坑之前需要在管状隧道的外壁上涂覆防水涂层,管状隧道与坑底形成的拱形结构,在涂覆拱腰与拱脚之间的外周壁时,由于呈圆弧形,与坑底形成夹角,喷涂时不能喷涂均匀,并且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到坑内,由于坑很深,工作人员在坑内施工不安全,并且也不方便。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水涂料的施工方法,步骤1,将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通过水枪清洗干净,在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铺设无纺布,利用无纺布进行所述管状隧道外周壁的整平;
步骤2,在所述坑岸的一侧上利用喷涂装置,在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粘合剂,在所述拱顶处,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两次,粘合剂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形成粘合层;
步骤3,利用所述喷涂装置,在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润滑剂,在所述拱顶处,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两次,润滑剂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形成润滑层;
步骤4,利用喷涂装置,在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防水涂料,在所述拱顶处,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三次,防水涂料沿着所述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完成防水涂料的涂覆;
步骤5,完成步骤2至步骤4后,工作人员到达所述坑岸的另一侧,重复进行步骤2至步骤4。
步骤6,干燥24h以上,最后完成填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管状隧道的外表面利用水枪清洗干净,使得附着在表面上的垃圾清理掉,并且使得表面更加平整,然后工作人员在坑岸上利用喷涂装置,喷涂粘合剂,在拱腰处,沿着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两次,粘合剂沿着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使得管状隧道的外周壁布满粘合剂,再利用喷涂装置,在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润滑剂,在拱腰处,沿着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两次,润滑剂沿着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使得粘合剂表面附着有一层润滑层,减少摩擦力,之后利用喷涂装置,在管状隧道的外周壁上喷涂防水涂料,在拱腰处,沿着管状隧道的长度方形,从前到后,再从后到前往复喷涂三次,由于润滑层表面摩擦力小,防水涂料沿着管状隧道的外周壁的弧度滑落至拱脚处,完成防水涂料的涂覆,静置24h后,完成防水涂层的涂覆,最后完成填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久泰防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久泰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4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