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400.8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6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吉;石振江;寇凌岳;王鑫泽;靳东晖;张沛;张扬帆;赵延顺;黄坤鹏;张瑞芳;王正宇;王晓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天津弘源慧能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G06Q10/0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单晓双;叶明川 |
地址: | 10005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社会 成本 新能源 最优 确定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地区的电厂投资建设成本、电厂运行成本、电网投资建设成本、电网运行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生成以所述目标地区的社会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确定新能源最优占比。本发明充分考虑了由于新能源电力投产对社会成本的影响,并通过计算不同比例的新能源对应的社会成本,可以得出社会成本最低的新能源开发并网的最优比例。该方法对计算新能源开发的最优比例、对支撑国家新能源配额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领域,尤其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化石燃料的不可持续性以及它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新能源的益处。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发展迅速。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以中国华北某地区为例,该地区截至2019年底,该地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83.15万千瓦,较上年新增207.91万千瓦,同比增长11%。其中,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84.99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98.16万千瓦。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在我国迅速发展。新能源的发展缓解了传统能源对化石燃料依赖程度高、环境污染较重的问题,但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系统调峰成本变高、稳定性下降。因此,如何确定新能源的最佳比例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效益成了一个需要细化研究的问题。
2019年5月1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配额制”以“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形式落地。省级人民政府承担配额落实责任,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电力运行管理部门按年度组织制定本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实施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综上,各地区如何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决定新能源开发规模成了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目前计算新能源开发成本的技术方法中,只针对电力市场中某个环节或某项成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考虑的因素不够全面。即还没有较为系统的计算新能源最佳比例的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及装置,充分考虑了由于新能源电力投产对社会成本的影响,并通过计算不同比例的新能源对应的社会成本,可以得出社会成本最低的新能源开发并网的最优比例。该方法对计算新能源开发的最优比例、对支撑国家新能源配额制度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基于社会成本的新能源最优占比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地区的电厂投资建设成本、电厂运行成本、电网投资建设成本、电网运行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生成以所述目标地区的社会成本最小为目标的目标函数;
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确定新能源最优占比。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地区的电厂投资建设成本、电厂运行成本、电网投资建设成本、电网运行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生成以所述目标地区的社会成本最小为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地区电力负荷最大值;
以所述电力负荷最大值为约束条件、以及以所述目标地区的社会成本最小为目标,根据目标地区的电厂投资建设成本、电厂运行成本、电网投资建设成本、电网运行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生成所述目标函数。
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函数确定新能源最优占比,包括:
进行循环计算:
根据预设数值以及上一次循环计算的新能源占比计算本次循环计算的新能源占比;
将所述本次循环计算的新能源占比输入至所述目标函数中,生成本次循环计算的社会成本,直至所述新能源占比达到100%,其中第一次循环计算的新能源占比为预设初始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天津弘源慧能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天津弘源慧能科技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