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患者中医诊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6059.6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4 | 分类号: | A61G13/04;A61G13/10;A61G13/12;A61B5/02;A61B5/00;A61M11/00;A61H33/06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患者 中医 诊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患者中医诊疗装置,包括床板,床板底部铰接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于床板底部两侧的一对液压升降柱,床板上固定有隔板,隔板的左侧固定有检查垫板,检查垫板的右端固定有颈部垫枕,检查垫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滑移调节支座和脉象检查机构,滑移调节支座上固定有超声波脉冲雾化器,检查垫板的右侧床板上固定有舌面检查机构,隔板的右侧放置有控制主机,角度调节机构、滑移调节支座、脉象检查机构和舌面检查机构均与控制主机连接。该装置兼具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功能,且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无需患者变换位置以及体位即可完成中医四诊以及熏蒸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诊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患者中医诊疗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再加以分析判断从而对疾病进行辩证、诊断的一种方法。中医诊断学包括“四诊”-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收集病情的基本方法。传统的中医诊断方法依靠个人从医的经验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该方式也对于中医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也带来极大的阻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中医四诊仪也随之出现,利用机器的定量标准对患者进行病情的诊断,及时从医年限较短的医务人员也能够在该仪器的辅助诊断下判断处患者的病情。现有的中医四诊仪将中医舌诊、面诊、脉诊和问诊整合在一起,可提供中医诊断信息。
然而现有的中医四诊仪在对神经内科患者的诊断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中医四诊仪需要患者坐立于各分开的检查仪器前,每检查完一项时需要挪至下一位置进行检查,由于部分神经内科患者的腿部功能丧失以及下肢偏瘫的患者来说,现在的中医四诊仪的诊断方式极不方便;2、现有的中医四诊仪仅能对患者进行诊断,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治疗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神经内科患者中医诊疗装置,该装置兼具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功能,且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更加人性化,无需患者变换位置以及体位即可完成中医四诊以及熏蒸治疗,该装置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操作简单,远程操作即可完成诊断过程并得到诊断结果。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神经内科患者中医诊疗装置,包括床板,床板底部铰接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接于床板底部两侧的一对液压升降柱,床板上固定有隔板,隔板的左侧固定有检查垫板,检查垫板的右端固定有颈部垫枕,检查垫板的两侧对称固定有滑移调节支座和脉象检查机构,滑移调节支座上固定有超声波脉冲雾化器,检查垫板的右侧床板上固定有舌面检查机构,隔板的右侧放置有控制主机,角度调节机构、滑移调节支座、脉象检查机构和舌面检查机构均与控制主机连接;
所述的滑移调节支座包括动力箱、转动电机、齿轮轴、齿轮盘、第一丝杠、固定支座和限位板,转动电机固定于动力箱中,齿轮轴与转动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齿轮盘设有2个且分别设置于齿轮轴的两侧,每个齿轮盘上固定有一个第一丝杠,固定支座上开有两个螺纹通孔,第一丝杠从固定支座的螺纹通孔中穿出,第一丝杠的端部固定于限位板的滚珠轴承上;
所述的脉象检查机构包括升降箱,升降箱包括立柱箱和顶箱,立柱箱的一侧设有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传输接口,顶箱的前端设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的上设置有手臂按压板,手臂按压板上固定有脉象采集传感器,立柱箱底部固定有手臂承托板,所述的顶箱前端开有工作通道,顶箱的顶板端部固定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转子上固定有齿轮轴,一对齿轮盘分别设置于齿轮轴的两侧,第二丝杠固定于齿轮盘的中心处并从工作通道处伸出,手臂按压板上固定有螺母,螺母下方开有通孔,第二丝杆穿过螺母和通孔,第二丝杆的底部设有限位片,手臂承托板上开有弧形凹槽,所述的立柱箱上开有容置腔,容置腔中数据处理器,脉象采集传感器器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数据处理器与控制主机连接,转动电机与控制主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中医医院,未经西安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6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