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共同富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979.6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6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王刚;孙丹凤;陈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30;C12N1/20;C12N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化细菌 硝化 聚磷菌 共同 富集 方法 | ||
1.一种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共同富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硝化细菌培养阶段:接种含有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加入培养液,所述培养液中含有游离氨基酸,在有氧曝气条件下培养硝化细菌,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40%以下,停止曝气开启搅拌;
(2)反硝化聚磷菌培养阶段:停止曝气开启搅拌的同时,添加糖酯类物质,当溶解氧降低至小于0.1mg/L后,再添加季铵碱,培养反硝化聚磷菌,当培养液中,总磷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40%以下,停止搅拌,沉降,排掉上清液,留下菌体;
(3)将步骤(2)所得的菌体作为活性污泥,重复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直到所培养的菌群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各占15%以上,结束培养。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当培养液中氨氮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10%-20%时,停止曝气开启搅拌。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当培养液中,总磷浓度降至初始浓度的10%-20%时,停止搅拌,沉降,排掉上清液,留下菌体。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次使用的培养液中氨氮浓度为30-50mg/L,COD浓度为90-150mg/L,总磷浓度为3-5mg/L,重复步骤(1)和步骤(2)的过程中,采用的培养液中的基质浓度逐渐提高,每次提高的幅度按照氨氮计为30-50mg/L,COD为90-150mg/L,总磷为3-5mg/L;最终使用的培养液中氨氮浓度为100-300mg/L,COD浓度为300-600mg/L,总磷浓度为10-30mg/L。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液提高基质浓度的条件是:采用当前基质浓度的培养液完成步骤(1)和步骤(2)所用时间为首次使用相同基质浓度的培养液完成步骤(1)和步骤(2)所用时间的60%以下时,提高下一次使用培养液中的基质浓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接种的富含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的活性污泥取自处理含氮磷污水的污水处理场二沉池中的污泥,接种量为2000-5000mg/L,其中硝化细菌和反硝化聚磷菌属水平上的相对丰度值分别为0.1%-1.0%和0.1%-1.0%。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游离氨基酸包括脯氨酸、羟脯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中的至少一种;步骤(1)所述游离氨基酸的使用量为0.001-1.0mg/L。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游离氨基酸为脯氨酸。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游离氨基酸的使用量为0.01-0.10mg/L。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培养条件为: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pH为7-8,温度为25-35℃。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糖酯类物质包括鼠李糖酯、海藻糖脂、槐糖脂和蔗糖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甜菜碱、氢氧化四甲铵中的至少一种。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糖酯类物质为鼠李糖酯;所述的季铵碱为磷酸胆碱。
13.按照权利要求1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糖酯类物质的用量为0.001-1.0mg/L;所述季铵碱的用量为0.001-1.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9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