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85562.X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40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煜;陈凯儒;孔祥钰;曾星;刘晓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凯儒 |
主分类号: | F41G3/08 | 分类号: | F41G3/08;G01P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张焱 |
地址: | 83229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击 修正 | ||
本发明涉及武器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包括风速获取单元以及射击风偏修正单元,射击风偏修正单元与风速获取单元电性连接,风速获取单元包括立杆、圆盘、支撑杆、风速传感器以及USB插接头。本发明,其解决了现有的枪械在使用时需要射手自行计算风偏修正量引发的射击速率慢而导致延误了最佳的射击时机以及修正量计算误差较大而导致射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其次,其可以调节角度,能够适应射手据枪的不同姿势,从而保证射手在射击时能够清晰的看清楚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的射击风偏修正数据,另外,其能够检测枪口上方40‑‑50㎝处的风速,从而保证其得出的射击风偏及弹道修正量的数据的比较准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武器装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枪械在远距离射击时射手需要自行计算由风速、风向等因素造成的误差,而后通过调整枪械的表尺和瞄准点,以达到修正误差的效果。一些射手常常会因为计算修正量时间过长延误了最佳的射击时机,从而引发射击速率慢,同时存在人工计算修正量误差较大而导致射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动显示射击修正量的装置,其次,还要求其能够调节角度,以适应射手狙枪的不同姿势,以避免射手在射击时无法清晰的看清楚其显示的射击风偏修正的数据;另外,还需要其能够检测枪口上方40--50㎝处的风速,以确保得出的射击风偏及弹道修正量的数据的准确性。
为此,提出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其解决了现有的枪械在使用时需要射手自行计算风偏修正量引发的射击速率慢而导致延误了最佳的射击时机以及修正量计算误差较大而导致射击准确率较低的问题,其次,其可以调节角度,能够适应射手狙枪的不同姿势,从而保证射手在射击时能够清晰的看清楚触控显示屏上显示的射击风偏修正数据,另外,其能够检测枪口上方40--50㎝处的风速,从而保证其得出的射击风偏弹道修正量的数据的比较准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射击风偏修正仪,包括风速获取单元以及射击风偏修正单元,所述射击风偏修正单元与所述风速获取单元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风速获取单元包括立杆、圆盘、支撑杆、风速传感器以及USB插接头,所述立杆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立杆的底端一体设有圆锥头,所述圆盘固定套装在所述立杆的外部,且所述圆盘邻近所述圆锥头设置,所述支撑杆通过调节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立杆的上端内部,所述风速传感器通过配装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端部,所述USB插接头通过连接线与所述风速传感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射击风偏修正单元包括底座、折弯连接杆、球形块、套壳、连接座、容纳壳体以及射击风偏修正机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折弯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球形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折弯连接杆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端部,所述套壳活动套接在所述球形块的外部,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套壳的外表面上,所述容纳壳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背向所述套壳的一端端部,且所述容纳壳体背向所述连接座的一侧面预留有缺口,所述容纳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结构,所述射击风偏修正机构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容纳壳体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支脚,四个所述支脚对称设置,且四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为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射击风偏修正机构包括盒体、后盖、主控板、蓄电池、处理器、风向输入编码器、触控显示屏、风向选择旋钮、菜单选择旋钮、电源开关以及USB插口,所述盒体可拆卸安插在所述容纳壳体的内部,且所述盒体的前部朝向所述容纳壳体上的缺口设置,所述后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后部,所述主控板和所述蓄电池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风向输入编码器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主控板上,所述触控显示屏和所述风向选择旋钮以及所述菜单选择旋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前部,所述电源开关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上端端壁上,所述USB插口嵌入式安装在所述盒体的上端端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凯儒,未经陈凯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5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破碎功能的建筑垃圾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肽功能性肥料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