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玻璃栏杆的组合式安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5556.4 | 申请日: | 2020-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建垚;刘龙;王鹏里;符祥;孔茹;徐建锋;陈金飞;马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08 | 分类号: | E01F15/08;E01F9/608;E01F9/615;E01F9/669;E01D19/10;E01F8/00;F16F15/02;F16B3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瑞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9 | 代理人: | 罗磊 |
地址: | 2151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玻璃 栏杆 组合式 安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锈钢玻璃栏杆的组合式安装结构,涉及栏杆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支撑杆和扶手,所述底板上端中部成型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围设置有内减震垫,所述内减震垫下端外围成型有外减震垫,所述外减震垫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端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以及所述支撑杆一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架。该发明通过设置底板、支撑座、内减震垫、外减震垫和底座等达到了削弱地面震动对栏杆的影响的目的,底座与底板之间被内减震垫和外减震垫隔开,这样底板所受到的震动在向底座传递时会被大大削弱,可使栏杆上的螺栓不易因震动而松脱,使栏杆的使用寿命和维护周期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栏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不锈钢玻璃栏杆的组合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
现有的不锈钢玻璃栏杆容易被地面震动影响,栏杆上的螺栓等易因震动而松脱,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较短,外观不够美观、不够醒目,缺少安全警示功能,而且现有不锈钢玻璃栏杆拆装不便,隔音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玻璃栏杆的组合式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不锈钢玻璃栏杆的组合式安装结构,包括底板、支撑杆和扶手,所述底板上端中部成型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外围设置有内减震垫,所述内减震垫下端外围成型有外减震垫,所述外减震垫上端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设置有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设置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端设置有所述扶手,所述扶手以及所述支撑杆一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架,所述扶手远离所述连接架一侧壁中部设置有灯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扶手侧壁以及所述支撑杆侧壁均为焊接,所述连接架远离所述扶手一侧壁上成型有安装片一,所述安装片一一侧壁中部焊接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远离所述安装片一一端焊接有安装片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片二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安装片三,所述安装片二与所述安装片三之间设置有中空隔音玻璃,连接所述安装片二以及所述安装片三的螺栓贯穿所述中空隔音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隔音玻璃被卡压固定于所述安装片二以及所述安装片三之间,所述中空隔音玻璃采用钢化玻璃制成,所述中空隔音玻璃表面贴有防爆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片三一侧壁中部焊接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远离所述安装片三一端焊接有安装片四,所述安装片四与所述安装片一通过螺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空隔音玻璃被卡压固定于所述安装片一以及所述安装片四之间,所述中空隔音玻璃的接缝处上端设置有加固头一,所述中空隔音玻璃的接缝处下端设置有加固头二。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固头一以及所述加固头二均与所述中空隔音玻璃通过铆钉连接,所述加固头一下端中部以及所述加固头二上端中部均成型有卡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减震垫下端与所述支撑座外壁胶接,所述外减震垫下端与所述底板上端外围胶接,所述内减震垫上端以及所述外减震垫上端均与所述底座下端搭接,所述底座下端与所述底板通过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55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