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3609.9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帆新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33/00;C09D7/61;C09D7/65;C09D7/63;C09D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赵娟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钢板 指纹 表面 处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聚乙烯蜡分散体,且聚乙烯蜡分散体由粒径为0.5‑0.8μm和4‑6μm的乳液或分散体按照1:(1‑2)的重量比组成,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添加不同粒径的聚乙烯蜡分散体,由于大粒径分散体具有较低的比重,可以漂浮于耐指纹皮膜的表面,起到抗划伤作用,由于小粒径的分散体的比重与混合物的比重接近,小粒径的分散体与混合物可以完全的混合均匀,使小粒径分散体贯穿整体皮膜中,成膜时赋予整个膜层的爽滑性,通过不同粒径的聚乙烯蜡分散体的相互作用,赋予整个耐指纹皮膜的爽滑性和抗划伤性,进而保障了镀锌钢板的二次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锌钢板被广泛用于汽车、建材、家电和机电行业。但是,使用以上金属材料的锌会在大气中被腐蚀或出现白锈,从而影响到金属材料的外观,更会造成涂装性能低下的不良影响。
为了改善耐蚀性及涂装附着性催生了金属表面使用含有铬酸、重铬酸或其盐类为主的处理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铬处理。但是,随着近年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由于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时使用的铬处理液中的6价铬对人体有害,铬处理逐渐被淘汰。另外,含有6价铬的排水须遵从水质污浊防止法的规定,须要进行特别的处理,这成为总成本过高的原因。再者,实施过铬处理的金属材料作为含铬产业废弃物不能再生利用的巨大缺点,成为社会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10407310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镀锌钢板用低温耐指纹表面处理剂及环保型表面处理镀锌钢板,采用特定的水系树脂、特定的磷化物、特定的有机硅化合物、钛化合物、钒化物、氧化聚乙烯颗粒组成的皮膜对镀锌钢板进行表面处理。但是在使用中,上述材料组成的皮膜具有抗划伤性性差、表面爽滑性不足的问题,使具有皮膜的镀锌钢板在进行二次加工时容易受损,影响镀锌钢板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升耐指纹皮膜的抗划伤性和爽滑性,进而保障了镀锌钢板的二次加工质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所述表面处理剂包括聚乙烯蜡分散体,且聚乙烯蜡分散体由粒径为0.5-0.8μm和4-6μm的乳液或分散体按照1:(1-2)的重量比组成。
进一步,该表面处理剂由以下重量组分的原料组成:
进一步,所述阳离子聚氨酯树脂中至少含有一种选自伯氨基、仲胺基、叔氨基的阳离子性官能团。
进一步,所述聚丙烯酸树脂选自具有一个或多个非离子性官能团的水溶性聚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含有活性氢的氨基或环氧基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二氧化硅化合物采用以正硅酸乙酯、水、乙醇和催化剂按照1:3:50:3的摩尔比进行反应制得的溶胶,其中催化剂采用氨水或者盐酸,所述溶胶中二氧化硅的粒径在10nm-50nm之间。
进一步,所述有机硅化合物为直链含氢有机硅氧烷与烯丙基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化合物在铂催化剂下通过硅氢加成反应而成,其中烯丙基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比例优选1:1。
一种基于上述的镀锌钢板用耐指纹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上述配方称取原料,取一具有搅拌功能的反应釜,向反应釜内加入水,然后将阳离子聚氨酯树脂和聚丙烯酸树脂缓慢的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然后升温至40-60℃,再向反应釜内依次添加硅烷偶联剂、二氧化硅化合物、钒化合物和有机硅化合物,并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帆新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蓝帆新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3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