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毂结构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182436.9 | 申请日: | 2020-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25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岳志强;许林倩;卜仁杰;王丽梅;陈帅彰;张帆;刘涛;刘俊刚;辛丕海;江国安;李召鹏;耿建;王玉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00 | 分类号: | B60B3/00;B60C19/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柳萌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毂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轮毂结构及车辆,属于车辆轮毂领域,包括轮毂本体、刚性件和弹性件;刚性件设于轮毂本体中轮盘的外侧,且刚性件与轮盘的外周面间隔设置,刚性件上设有沿内外方向贯通刚性件的通孔;弹性件连接于刚性件和轮盘的外周面之间;弹性件、刚性件和轮盘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与通孔配合形成谐振腔结构;刚性件与弹性件配合形成弹性吸振器结构。本发明提供的轮毂结构及车辆通过吸振器结构和谐振腔结构组合使用,能提升能量衰减性能,降低轮胎模态导致路噪的问题,同时,由于轮毂处于激励源处,在激励源头降低激励,避免振动、噪声扩散传递,消声效果较单独使用吸振器的手段有大幅度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轮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毂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加成舒适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中,汽车噪声是影响驾乘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汽车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为路面激励引起的噪声,轮胎总成在路面噪声中既是激励源又是传递路径。轮胎激励引起的噪声即包括低频鼓噪、中低频路噪和高频花纹噪声,中低频路噪主要是由于轮胎模态导致,主要频率为50-300Hz,在此宽频能量带集中着轮胎胎皮主要模态频率。
现有的降噪手段主要包括:1)胎皮调整,由于模态频率是受质量和刚度限制,且为保证轮胎制动、滚阻、操稳等性能,胎皮需有相应的刚度、阻尼等参数限制,所以轮胎模态频率不可能有大的移动,在保证轮胎整体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轮胎调整进行降噪的调节空间较小,调整参数主要有匹配胎皮配方、花纹结构、带束层结构、帘布层结构、胎面半径等胎皮结构参数,受到轮胎各项性能的制约,在胎皮结构中寻找所有性能的折中点进行调整的难度很大;2)提升轮毂结构刚度来降低噪声传递的灵敏程度,但是会增加轮毂重量,进而影响整车重量,增加油耗,针对性也不强;3)匹配悬架刚度、阻尼或结构,以降低传递灵敏度,但是悬架匹配需考虑操作稳定性、制动性等性能,调整空间较小,匹配周期长;4)提升车身刚度和质量,进而降低噪声响应程度,但是增加整车重量势必会增加油耗;5)增加吸振器来进行声学抑制,但吸振器多布置于悬架或车身的外部空间,影响整车美观性,且路径较多不易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降噪手段控制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轮毂结构,包括:
轮毂本体;
刚性件,设于所述轮毂本体中轮盘的外侧,且所述刚性件与所述轮盘的外周面间隔设置,所述刚性件上设有沿内外方向贯通所述刚性件的通孔;以及
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刚性件和所述轮盘的外周面之间;
所述弹性件、所述刚性件和所述轮盘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与所述通孔配合形成谐振腔结构;
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弹性件配合形成弹性吸振器结构。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刚性件为与所述轮毂本体同轴设置的弧形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包括多个呈条状的弹性连接体,多个所述弹性连接体沿所述轮毂本体的轴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轮盘的外周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连接凸起,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连接凸起的外端。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所述轮毂本体的径向上,所述弹性件的厚度小于所述连接凸起的厚度。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刚性件分别呈环状设于所述轮盘的外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刚性件分段设于所述轮盘的外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在所述轮盘的周向上,所述空腔的两端具有开口。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刚性件上设有多个所述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24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