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81486.5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74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娄兴华;高倩;高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娄兴华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1/00;A61L2/10;A61L2/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灌肠 渗透 治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箱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叶,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左侧安装有加热丝,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右侧安装有热电偶,所述箱体的底部右侧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输出端安装有液压泵A,所述液压泵A的输出端安装有软管。本发明通过电机、转轴、搅拌叶、加热丝、热电偶和控制面板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药物进行加热稀释使得治疗效果提高,再通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箱、消毒口和液压泵B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废液进行消毒防止排放时污染环境,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肾内科患者如果处于患病早中期,医务人员一般会采用灌肠渗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即通过直肠向体内通入治疗渗透药液,借助于渗透压将患者体内的杂质废物从肠壁渗透到药物中从而排出体外。
但是当前所使用到的灌肠装置一般都过于简陋,只是普通的引流袋和灌肠管,为了防止灌肠管插入时,对直肠造成伤害,一般灌肠管都采用材质较软,但是这样在插入时,肠道对给灌肠管阻力和压力,会导致灌肠管发生弯曲或弯折,影响灌肠管的插入,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且增加对患者的痛苦,并且在注入治疗渗透药液,由于灌肠管较细,治疗渗透药液会漏出或将灌肠管推出体外,影响治疗效果,且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号CN201811541126公布了一种肾内科临床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底部水平设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灌肠液罐,所述灌肠液罐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灌肠液罐的顶部右侧通过输液管连接有灌肠装置,所述灌肠液罐的侧面设置有润滑装置,所述底座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本发明通过在底座上方设置灌肠液罐,灌肠液罐顶端通过输液管连接灌肠装置,灌肠装置内设置有气囊,气囊通过输气管与气泵连接,输液管和输气管的外侧设置有紧固套筒,紧固套筒外侧设置把手,使用起来很方便,通过在输液管端部设置橡胶套,灌肠液罐底部设置加热装置,灌肠液罐的侧面设置润滑液罐和放置罐,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目前,在技术上存在一定不足:1、渗透药物未进行温度加热处理导致渗透时药物渗透缓慢降低了治疗效果;2、未对排出的废液进行消毒处理导致废液排放时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通过电机、转轴、搅拌叶、加热丝、热电偶和控制面板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药物进行加热稀释使得治疗效果提高,再通过紫外线消毒灯、消毒箱、消毒口和液压泵B的相互配合,从而能够对废液进行消毒防止排放时污染环境,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肾内科灌肠式渗透治疗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且转轴贯穿箱体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外侧壁安装有搅拌叶,所述箱体的内侧壁左侧安装有加热丝,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右侧安装有热电偶,所述箱体的底部右侧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的输出端安装有液压泵A,所述液压泵A的输出端安装有软管,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导入头,所述导入头的内侧壁顶部与气泵的输出端通过导管连接,所述导入头的外侧壁左侧与液压泵B的输入端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液压泵B的输出端与消毒箱的顶部内侧壁通过导管连接,所述消毒箱的内侧壁左侧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箱,所述箱体的外侧壁左侧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加热丝的输入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入端与热电偶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消毒箱的外侧壁右侧安装有排污口。
可选的,所述消毒箱的顶部开设有消毒口。
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左侧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有两组呈对称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右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娄兴华,未经娄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814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