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冷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8169.8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42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于连旭;段修涛;武启;缪晓宇;马步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重新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24 | 分类号: | C23C8/24;F28D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冷却 处理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冷却处理装置,其包括:底座、水箱、回气管、固定套、第一电磁阀、第一法兰盘、散热盘管、第一连接管、第二电磁阀、三通管、第三电磁阀、燃烧机构、第二连接管、气体管道流速表、温度表、真空泵、第三连接管、第四电磁阀、第二法兰盘、圆筒、承载盘、轴承、第一齿轮、电机、第二齿轮、进气扇、进气罩、排气扇、排气罩、电动推杆、连接块、散热吹风机构、散热器、第一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散热风扇、第三水管、单向阀、第二水泵、加水口、软管、接头、控制箱、输送管、排液管、吸管、导热片和配重块。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为散热盘管四周提供均匀吹风;又可为散热盘管四周提供冷却用的水,进一步提高冷却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气体冷却处理装置,属于尾气冷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传统的气体渗氮是把工件放入密封容器中,通以流动的氨气并加热,保温较长时间后,氨气热分解产生活性氮原子,不断吸附到工件表面,并扩散渗入工件表层内,从而改变表层的化学成分和组织,获得优良的表面性能。如果在渗氮过程中同时渗入碳以促进氮的扩散,则称为氮碳共渗。常用的是气体渗氮和离子渗氮;处理后的尾气处于封闭的容器中,需要进行冷却处理,进行排出,同时尾气中具有氢气。
现有冷却处理装置的冷却效果可能不佳,在进行散热时,一般气体通入散热器中,通过增加散热面积,进行散热,部分通过增设风扇提供吹风,提高散热效果,但其散热效果可能还是不足;同时可能缺少尾气中氢气燃烧的结构,不易进行氢气的去除。现在尚没有一种通过蒸发吸热冷却且进行氢气去除的气体冷却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气体冷却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水箱、回气管、第一电磁阀、第一法兰盘、散热盘管、第一连接管、第二电磁阀、三通管、第三电磁阀、燃烧机构、第二连接管、真空泵、第三连接管、第四电磁阀、第二法兰盘、圆筒、第一齿轮、电机、第二齿轮、散热吹风机构、散热器、第一水泵、第一水管、第二水管、散热风扇第三水管、单向阀、第二水泵、软管、接头、输送管、排液管和吸管;其中,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回气管,所述回气管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盘管的底端固定连通,所述回气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末端设置有所述第一法兰盘,所述散热盘管的顶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三个端口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三电磁阀和所述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电磁阀还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燃烧机构,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末端与所述真空泵的出气端固定连接,所述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法兰盘;所述圆筒包围在所述散热盘管的四周,所述圆筒的顶部中心位置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转动连接,所述圆筒的底部中心位置与所述回气管转动连接,所述圆筒上设置有所述散热吹风机构,所述散热吹风机构延伸至所述圆筒的内部,所述散热吹风机构包裹所述散热盘管的两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顶端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圆筒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通过所述吸管与所述水箱的内部连通安装,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有所述软管,所述软管的末端固定连通有所述接头,所述接头的底端与所述输送管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接头和所述输送管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上,所述散热盘管由内管和外管套接而成,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与所述内管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外管的表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细孔,所述输送管的末端与所述外管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夹层连通安装,所述外管的底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与所述夹层连通安装,所述内管的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所述导热片;所述水箱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散热器,所述散热器的背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的一端口固定连通有所述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所述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固定连接在所述水箱的正面底部,所述散热器的另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水管与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安装,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安装有所述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末端与所述圆筒的底部固定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重新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重新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81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