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超声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6021.0 | 申请日: | 202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04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包红旭;胡家伟;徐晓红;宋泽斌;刘洪源;巨承文;李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B09B5/00;B09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超声 预处理 强化 垃圾 污泥 协同 消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通过超声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餐厨垃圾搅拌均匀后通过超声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混合后,置于发酵罐中,于50‑60℃下厌氧消化。厌氧消化5‑6天后,每日按发酵罐体积12%的投配率投加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继续于50‑60℃下厌氧消化。本发明采用超声对餐厨垃圾进行预处理,可以减小餐厨垃圾颗粒粒径,加速有机质溶出,大大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发明可以使餐厨垃圾中剩余的营养物质被再次利用,调节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的营养比例,有效的解决了两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单独消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超声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餐饮业发展迅速,在为我国带来大量就业人口和带动经济飞速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需要处理的餐厨垃圾,我国未经合格处理就排放的餐厨废水每年已达上亿吨,并且这个数值还在高速增长着。餐厨垃圾具有典型的危害和资源的二重性,一般呈现固液混合态,主要由大量有机物与微量元素构成。目前我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程度很低,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完善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管理体系,而已建成的资源化设施不能满负荷运行,收集体系不能良好运转。缺少无害化程度彻底,资源化利用程度高的新型处理技术,不能实现餐厨垃圾的无害化消纳、资源再生利用。
同时,随着人们生活用水量的不断提高,我国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增多,城市污泥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污泥含水率高、有机质含量低、含有重金属和病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愈加突出。厌氧消化是指在缺氧或厌氧状态下,通过各类厌氧菌的协同作用,将复杂的不可溶性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转化为简单、稳定的小分子物质。厌氧消化在处理餐厨垃圾或城市污泥中均得到广泛的利用,但消化过程中产气率低、系统运行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餐厨垃圾和城市污泥单独厌氧消化时产气率低、系统运行不稳定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超声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餐厨垃圾中剩余的营养物质被再次利用,调节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的营养比例,有效的解决了两种有机固体废弃物单独消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通过超声预处理强化餐厨垃圾与污泥协同厌氧消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餐厨垃圾搅拌均匀后通过超声进行预处理。
2)将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混合后,置于发酵罐中,于50-60℃下厌氧消化。
3)厌氧消化5-6天后,每日按发酵罐体积12%的投配率投加预处理后的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继续于50-60℃下厌氧消化。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餐厨垃圾的含水率为80-90%。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步骤1)中,所述超声是,在超声声能密度为1.5W/mL下超声处理15min。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步骤2)中,所述城市污泥的含水率为80-90%。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步骤2)中,按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的质量比为1:1进行混合。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步骤3)中,按餐厨垃圾与城市污泥的质量比为1:1进行投加。
进一步的,上述的方法,厌氧消化过程中,每隔20分钟搅拌20-30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超声预处理可以改变作用物质的理化性质,有效的破坏物质结构,减小底物颗粒粒径,加速有机质溶出,提高厌氧消化效率。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同时处理餐厨垃圾及城市污泥这两种常见的有机固体废弃物。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大学,未经辽宁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60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