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和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4313.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史胜余;李海茭;祁卫华;许利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8;H01H7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入 断路器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和断路器,分线机构包括竖直板,竖直板的顶端连接壳体的顶面内壁,竖直板的一个侧面和壳体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理线槽,连接双金组件的导线和连接进线端子的导线均从理线槽中穿过,竖直板的另一侧面设有滑槽,脱扣杆的一端位于滑槽内,另一端连接操作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分线机构隔离了导线和脱扣杆,使脱扣杆和导线分别位于竖直板的两侧,防止其互相干涉,显著提高了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断路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和断路器。
背景技术
在断路器中通常设有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一般由双金属片、连接片和引弧片组成,通过其结构形状的设计起到过载时控制断路器分闸的作用,对电路起到保护。如申请号为202020723060.7的中国实用新型就公开了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过载保护机构。过载保护机构工作时,需要双金属片带动脱扣杆发生移动,脱扣杆带动操作机构工作,从而实现过载保护。现有的结构中,脱扣杆一端通常是通过设置在壳体侧壁上的滑槽进行固定,另一端连接操作机构,因此容易存在以下问题:脱扣杆在滑动过程中和断路器内的导线发生干涉,从而影响脱扣杆移动,导致过载保护机构的工作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和断路器,用于隔离断路器内的导线和脱扣杆,提高脱扣杆移动时工作的稳定性。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插入式断路器包括壳体、进线端子、双金组件和操纵机构,所述进线端子、双金组件和操纵机构均位于壳体内,其中进线端子位于壳体的尾端,所述双金组件位于进线端子的前侧,所述操作机构位于双金组件的前侧,所述分线机构包括竖直板,竖直板的顶端连接壳体的顶面内壁,竖直板的一个侧面和壳体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理线槽,连接双金组件的导线和连接进线端子的导线均从理线槽中穿过,竖直板的另一侧面设有滑槽,脱扣杆的一端位于滑槽内,另一端连接操作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分线机构还包括水平板,水平板和竖直板组成L型,所述水平板的顶面连接壳体的顶面内壁且位于理线槽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插槽,所述的水平板端部插入插槽内使分线机构连接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板和插槽过盈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槽为穿透竖直板的镂空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金组件包括双金属片和引弧片,连接双金属片一端的导线穿过理线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弧片上设有翼板,用于连接壳体上的卡槽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翼板对称位于引弧片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进线端子包括互相连接端子部和延长片,所述的延长片紧贴壳体的顶面内壁设置,连接延长片一端的导线穿过理线槽。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内部设置有如上任一所述的一种插入式断路器的分线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分线机构隔离了导线和脱扣杆,使脱扣杆和导线分别位于竖直板的两侧,防止其互相干涉,显著提高了工作状态的稳定性。
2、分线机构可设置为L型,提高其本体的强度。
3、分线机构可以和壳体一体设置,也可以采用分体设置并且通过插槽过盈连接,易于生产和加工,并且可根据实际使用下情况自由选择是否需要加装分线机构,适用性广,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43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