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173503.0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8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彭晖;李超;樊凯;冯继才;黄德超;朱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5/08;C22F1/18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源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3208 | 代理人: | 江妹 |
地址: | 415000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钛合金 规格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方法,其工艺路线为:铸锭开坯镦拔→首次α+β相区镦拔→动态β再结晶处理→第2次α+β相区镦拔→α+β相区拔长→α+β相区成品摔圆成型。本发明通过在“高‑低‑高‑低”锻造工艺中结合动态β再结晶处理,合理设计工艺步骤,科学匹配变形温度、变形量、变形速率、高径比等工艺参数,进行坯料的锻造变形,以获得心部和边部均为细小均匀的等轴组织,超声波探伤均匀性良好的Φ250~Φ500mm的近α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且锻造流程短、成品率良好,适宜于工业化稳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锻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Φ250~500mm大规格棒材的自由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α型高温钛合金材料,长期使用温度可达500℃-600℃,具有良好的热强性和热稳定性。高温钛合金代替钢或镍基高温合金,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轮盘、叶片、整体叶盘、机匣等,可以减轻结构重量40%左右,从而显著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和使用性能,成为现代航空发动机制造中极富应用前景的关键材料之一。
由于近α型高温钛合金由于合金化程度高,且在室温状态下主要为α相,因此,在相同的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变形速率、变形方式),其变形抗力要大于传统的两相合金如TC4、TC11等,其工艺塑性明显低于TC4、TC11;且该合金中均含有含量较低的弱β稳定化元素Nb、Ta,在(α+β)两相区的温度区间很小,且随着温度的下降,变形抗力的增加较快,这给该合金棒材的锻造变形特别是在(α+β)两相区的锻造变形加工造成了较大的难度,大规格棒材锻透性差,难以获得均匀细小等轴组织,超声探伤均匀性差,且在锻造过程中容易开裂,坯料打磨量大,成品率很低。
基于上述问题,因而亟待提出一种新的具有均匀性良好组织的制备方法,以解决近α高温钛合金锻造窗口窄、锻造过程控制难、组织均匀性差等问题,且成品率高,从而满足日益发展的航空航天工业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近α高温钛合金锻造窗口窄、锻造过程控制难、成品率低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获得均匀细小等轴组织,且超声波探伤均匀性良好、锻造流程短的近α高温钛合金Φ250~Φ500mm大规格棒材的锻造方法,以提高近α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组织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近α型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路线为:铸锭开坯镦拔→首次α+β相区镦拔→动态β再结晶处理→第2次α+β相区镦拔→α+β相区拔长→α+β相区成品摔圆成型。
进一步,上述近α型高温钛合金大规格棒材锻造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的:
(1)铸锭开坯镦拔
将加热炉预热到800℃,装入铸锭或坯料保温1~2h,再缓慢升温至1080~1150℃温度,加热系数为0.2~0.7,锻造1~2火,每火次锻比为3.0~7.0,锻后空冷;
(2)首次α+β相区镦拔
将加热炉预热到800℃,装入经过步骤(1)处理的铸锭或坯料保温1~2h,再缓慢升温至相变点以下20-30℃,加热系数为0.5~0.8,锻造1~2火,每火次锻比控制在2.0~3.0之间,锻后热料回炉进行动态β再结晶处理;
(3)动态β再结晶处理
于相变点以上50~100℃进行加热,加热系数为0.3~0.5,随后进行锻造,锻比控制在1.2~1.7,锻后空冷;
(4)第2次α+β相区镦拔
相变点以下20~40℃加热,加热系数为0.5~0.8,锻造1~3火,每火次锻比控制在1.3~2.0之间,锻后空冷;
(5)α+β相区拔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35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