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终端可信接入认证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71191.X | 申请日: | 2020-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7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梅;常方圆;韩子龙;李二霞;杨红磊;孙智涛;董之微;卢岩;于同伟;朱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海蓉 |
| 地址: | 11000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终端 可信 接入 认证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力终端可信接入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认证中心接收电力终端发起的第一连接请求,并基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对电力终端进行第一身份认证,以及在第一身份认证通过时,与电力终端协商产生第一会话密钥,使电力终端和认证中心建立第一加密连接,包括:
电力终端生成一个32位随机数RD,并使用电力终端私钥对RD进行加密,得到长度为128字节的加密结果RDS后,将电力终端MAC和RDS拼接后的数据作为第一连接请求发起至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收到第一连接请求后,读取电力终端MAC,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所述电力终端MAC是否合法,若不合法,所述第一连接请求被舍弃,若合法,则查询与所述电力终端MAC对应的电力终端公钥,使用所述电力终端公钥解密第一连接请求中其余的加密数据,得到解密结果RD;认证中心生成一个32位的随机数RP,拼接RD和RP并使用认证中心私钥加密,加密结果记为(RD+RP)S,将(RD+RP)S作为第一连接响应发起给电力终端;
电力终端收到所述第一连接响应后,使用认证中心公钥对所述第一连接响应进行解密,得到RD和RP的原始值,并使用RD和RP的异或构造出一个128位的DES密钥,记为K1,以及使用K1加密一段问候语生成第一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发起至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接收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并使用RD和RP的异或构造出一个128位的DES密钥解密所述第一加密数据,当解密成功时,认证中心和电力终端使用DES密钥K1作为第一会话密钥进行加密数据通信;
认证中心接收配电主站发起的第二连接请求,并基于预先建立的数据库对配电主站进行第二身份认证,以及在第二身份认证通过时,与配电主站协商产生第二会话密钥,使配电主站和认证中心建立第二加密连接,包括:
配电主站生成一个32位随机数RZ,并使用配电主站私钥对RZ进行加密,得到长度为128字节的加密结果RZS后,将配电主站MAC和RZS拼接后的数据作为第二连接请求发起至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收到第二连接请求后,读取配电主站MAC,并从数据库中查询所述配电主站MAC是否合法,若不合法,所述第二连接请求被舍弃,若合法,则查询与所述配电主站MAC对应的配电主站公钥,使用所述配电主站公钥解密第二连接请求中其余的加密数据,得到解密结果RZ;认证中心生成一个32位的随机数RP,拼接RZ和RP并使用认证中心私钥加密,加密结果记为(RZ+RP)S,将(RZ+RP)S作为第二连接响应发起给配电主站;
配电主站收到所述第二连接响应后,使用认证中心公钥对所述第二连接响应进行解密,得到RZ和RP的原始值,并使用RZ和RP的异或构造出一个128位的DES密钥,记为K2,以及使用K2加密一段问候语生成第二加密数据,并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发起至认证中心;
认证中心接收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并使用RZ和RP的异或构造出一个128位的DES密钥解密所述第二加密数据,当解密成功时,认证中心和配电主站使用DES密钥K2作为第二会话密钥进行加密数据通信;
认证中心与电力终端建立第一加密连接后,接收电力终端发起的认证请求,生成认证响应后返回至电力终端,其中,所述认证请求和认证响应采用第一会话密钥进行加密传输;
认证中心与配电主站建立第二加密连接后,接收配电主站发起的Token请求,向配电主站返回根据认证响应生成的Token,其中,所述Token请求和Token采用第二会话密钥进行加密传输;
电力终端和配电主站基于所述认证响应和Token进行双向身份认证,当双向身份认证通过时,所述电力终端作为可信终端允许接入配电主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11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轴承盖、内燃机及内燃机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