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线收集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70015.4 | 申请日: | 202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9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荣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9/10;B65H57/06;B65H57/28;B65H63/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5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收集 组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线收集组件。本发明能够在缠绕过程中利用重力的原理使铜线处于紧绷状态。从而保证铜线缠绕过程中均匀缠绕于滚筒上,避免铜线直接因缠绕松弛而产生的错位,保证缠绕质量。另外,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控缠绕状态,并适时进行报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收集组件。
背景技术
铜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较普遍的就是用铜线做导线。导电性很好,大量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刷等;导热性好,常用来制造须防磁性干扰的磁学仪器、仪表,如罗盘、航空仪表等;塑性极好,易于热压和冷压力加工,可制成管、棒、线、条、带、板、箔等铜材。
铜线在制造工艺的最后一步就是进行绕线。将铜线引导至滚筒上进行缠绕,然后便可以获得铜线卷,进行运输。铜线在缠绕过程中需要处于紧绷状态,否则容易在缠绕过程中容易错位,从而使部分铜线在缠绕过程中被挤压致变形、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收集组件,可以给铜线施加一定的张力,使其在缠绕过程中一直处于紧绷状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为:一种铜线收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收集组件由底座1、牵引环一2、可移动牵引环二3、可移动下压辊筒4、驱动装置一5、驱动装置二6、驱动装置三7、滑轨8、托架9、收线筒10、警报装置,其中:
底座1的左侧设置驱动装置一5,所述驱动装置一5的顶部的左侧固定设置有牵引环一2,可移动牵引环二3与牵引环一2同轴设置,且可移动牵引环二3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驱动装置一5进行传动连接。
底座1的中段设置滑轨8,所述可移动下压辊筒4的支撑架的底部设有与滑轨8相匹配的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内嵌于所述滑轨8内,所述驱动装置二6与所述可移动下压辊筒4进行传动连接。
所述可移动下压辊筒4由两个支撑架、安装于支撑架底部的滑轮、嵌入支撑架的下压辊筒组成;其中两个支撑架的相对侧均开有“T”型滑槽,滑槽内部放置有弹性材料,下压辊筒的转轴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T”型滑槽相匹配。
底座1的右侧设置托架9,托架9顶部设有凹槽,所述收线筒10的转轴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收线筒10的转轴与驱动装置三7进行传动连接。
所述警报装置包括红外距离感应器、电控系统、报警器,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安装于牵引环一2的轴线处,红外距离感应器通过电控系统与报警器、驱动装置一5、驱动装置二6、驱动装置三7进行电控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一种情况为:所述“T”型滑槽为贯穿所述支撑架的顶面。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二种情况为:所述弹性材料为弹簧。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二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三种情况为:所述下压辊筒的轴线设置低于所述收线筒10的轴线,所述收线筒10的轴线低于所述可移动牵引环二3的轴线。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二、三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四种情况为:所述驱动装置一5为水平往复运动式电动机。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至四的其中一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五种情况为:所述驱动装置二6为水平往复运动式电动机。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至五的其中一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六种情况为:所述驱动装置三7为旋转式电动机。
结合第一方面及上述第一至六的其中一种情况,在其可能出现的任意情况下的第七种情况为:所述报警器为声学报警器或光学报警器或声光报警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荣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荣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70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