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双电源冗余供电低边防反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3323.4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7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连杰;唐月强;王永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11/00 | 分类号: | H02H11/00;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钱文斌 |
地址: | 315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子产品 双电源 冗余 供电 边防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双电源冗余供电低边防反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冗余电源模块和低边防反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通过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第二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还通过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负载模块相连;所述低边防反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负载模块和第二负载模块的接地端相连,输出端连接整车电源的接地端;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失效时启动。本发明在满足功能安全需求的同时降低控制器系统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双电源冗余供电低边防反电路。
背景技术
常规电源供电系统使用单电源供电,当电源工作异常时,如出现电源线束松动、连接器老化接触不良或单电源保险丝熔断等异常现象,系统功能将出现降级甚至失效情况;部分设计方案使用了双电源冗余供电,但是双电源冗余供电使用高边防反设计,控制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双电源冗余供电低边防反电路,在满足功能安全需求的同时降低控制器系统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电子产品双电源冗余供电低边防反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冗余电源模块和低边防反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与第一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还通过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第二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二负载模块相连,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还通过所述冗余电源模块与所述第一负载模块相连;所述低边防反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负载模块和第二负载模块的接地端相连,输出端连接整车电源的接地端;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在所述第一电源模块或第二电源模块失效时启动。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电源保护电路和第一电源MOS管开关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整车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电源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源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源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经第四电源检测端连接负载模块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负载模块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负载模块。
所述第一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一电源检测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源滤波电路。
所述第一电源检测端还通过第一电源逻辑防反电路与逻辑单元相连。
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包括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保护电路和第二电源MOS管开关电路;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整车蓄电池,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源检测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源MOS管开关电路的输出端经第三电源检测端连接第二负载模块。
所述第二电源保护电路的输出端和第二电源检测端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电源滤波电路。
所述第二电源检测端还通过第二电源逻辑防反电路与逻辑单元相连。
所述冗余电源模块包括冗余MOS管开关电路和冗余MOS管防反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冗余MOS管开关电路以及所述冗余MOS管防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的输出端。
所述冗余MOS管开关电路和冗余MOS管防反电路为两个NMOSFET,两个NMOSFET的源级与源级相连,栅极连接驱动信号,两个漏级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源的输出端,两个源极之间还连接有冗余MOS管保护电路。
所述低边防反模块为低边防反MOS管开关电路,所述低边防反MOS管开关电路为NMOSFET,其源极连接第一负载模块和第二负载模块的接地端,漏极连接所述整车电源的接地端,栅极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限流电阻与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连接。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33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