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162834.4 | 申请日: | 2020-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67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温馨;产院东;郭乔进;梁中岩;刘新华;胡杰;宫世杰;祁骏;吴其华;樊婧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容器 蜜罐 入侵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场景构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规则引擎模块和态势展现模块。一种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蜜罐元素并构建网络拓扑搭建符合真实环境的蜜罐群。蜜罐元素中部署数据采集探针,采集蜜罐群数据信息。搭建规则引擎并进行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入侵检测分析。获取分析结果信息,并进行态势综合呈现。本发明构造逼真的蜜罐群,迷惑攻击人员,并能够更为有效的获悉攻击人员的攻击行为方式,搜集更多的信息,能够对根据不同需求动态构建蜜罐群属性,为保护真实系统提供更多有用的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蜜网又可称为诱捕网络,蜜罐技术实质上是一类研究型的高交互蜜罐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收集黑客的攻击信息。与传统的蜜罐技术的差异在于,蜜网构成了一个黑客诱捕网络体系架构,在这个架构中,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蜜罐,同时保证网络的高度可控性,以及提供多种工具以方便对攻击信息的采集和分析。这其中,蜜罐的机制设计与实际应用一直受到安全研究人员的关注。
然而,目前的高交互蜜罐能够吸引更深层次的攻击,但是存在着部署风险高、部署配置复杂等缺点;低交互蜜罐虽然能够快速部署,但却只是对攻击请求进行简单回应。并且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欺骗技术,侧重于协议栈欺骗角度,缺乏策略层面的欺骗研究和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根据不同需求动态构建蜜罐群属性,为保护真实系统提供更多有用的策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
步骤S1,通过Docker镜像进行模拟,得到蜜罐元素;
步骤S2,根据所获取的蜜罐元素,进行网络拓扑并得到蜜罐群;
步骤S3,在蜜罐元素中部署数据采集探针,并采集蜜罐群的数据信息;
步骤S4,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入侵检测分析;
步骤S5,将所获取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系统,包括:场景构建模块(1)、数据采集模块(2)、规则引擎模块(3)、态势展现模块(4)和镜像管理模块(6),其中:
镜像管理模块(6),用于通过Docker镜像进行模拟,得到蜜罐元素;
场景构建模块(1),用于根据所获取的蜜罐元素,进行网络拓扑并得到蜜罐群;
数据采集模块(2),用于在蜜罐元素中部署数据采集探针,并采集蜜罐群的数据信息;
规则引擎模块(3),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入侵检测分析;
态势展现模块(4),用于将所获取的分析结果,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中。
本实施例基于容器级蜜罐群的入侵检测,通过场景构建模块、数据采集模块、规则引擎模块和态势展现模块,实现获取蜜罐元素并构建网络拓扑搭建符合真实环境的蜜罐群。蜜罐元素中部署数据采集探针,采集蜜罐群数据信息。搭建规则引擎并进行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入侵检测分析。获取分析结果信息,并进行态势综合呈现,实现利用多个蜜罐,仿照真实的系统运行环境和拓扑结构,构造逼真的蜜罐群,迷惑攻击人员,并能够更为有效的获悉攻击人员的攻击行为方式,搜集更多的信息,从而帮助安全管理人员对攻击人员的来源和手段进行分析,能够对根据不同需求动态构建蜜罐群属性,为保护真实系统提供更多有用的策略。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2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