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隧道上方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基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160372.2 | 申请日: | 2020-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陆慧峰;孙瑞瑞;张尉斌;郁伟强;徐汇;潘小军;刘海宁;朱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隧道 上方 泡沫 混凝土 路基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隧道上方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基施工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S1:对施工路基挖土,预设填筑区域;S2:对填筑区域的基底清理平整;S3:铺级配碎石;S4:立模分仓;S5:浇筑第一层泡沫混凝土;S6:铺设钢筋网片;S7:浇筑下一层泡沫混凝土;S8:铺设下一层钢筋网片;S9:浇筑最后一层泡沫混凝土;S10:洒水养护,通过本施工工艺使得涉轨段路基填筑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产生的附加应力小于轨道部门要求的数值,提高了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上方路基施工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灰土路基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周期,减少了路基填筑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产生的附加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盾构隧道上方轻质路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隧道上方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与地面结构物相比,地下结构的工程安全问题更隐蔽,修复难度更大,这使得靠近运行地铁盾构隧道的相关工程建设受到了严格控制和制约。同时随着城市地面交通需求不断增长,城市道路等级不断提升,路网也越来越密集,因此与运行地铁盾构隧道重叠的道路路段必将越来越多。常规道路结构层的荷载往往会超过原覆土荷载,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产生附加应力,引起隧道区间的沉降,影响运行地铁盾构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泡沫混凝土(又称:气泡混合轻质土)是一种轻质、整体性好、施工方便的人工材料,所需原料为水、水泥和发泡剂。近年来,以现浇泡沫混凝土为轻质路基的新型道路结构型式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泡沫混凝土对路基进行换填以减少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的荷载作用。
然而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上方施工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基施工控制要求非常苛刻,风险巨大,一旦失控,将会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区间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失。
发明内容
通过本施工工艺使得涉轨段路基填筑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产生的附加应力小于轨道部门要求的数值,提高了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上方路基施工的安全性,相比于传统的灰土路基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作业周期,减少了路基填筑对运行地铁盾构隧道产生的附加应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铁隧道上方泡沫混凝土轻质路基施工工艺,包括有如下步骤;
S1:对施工路基挖土,预设填筑区域;
S2:对填筑区域的基底清理平整,保证基底平整无积水,底部无杂物;
S3:铺级配碎石,基底上铺级配碎石作为下垫层,且下垫层上需满铺防渗土工布,防渗土工布采用复合土工膜,土工布两幅搭接宽度≥50cm,搭接处用粘结剂或热焊方法粘结;
S4:立模分仓,基底划分成若干个块,单个块的浇筑面积在400平方范围内,且块的长轴方向长度不大于20米;
S5:浇筑第一层泡沫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30-60厘米,块与块的浇筑顺序采用“品”字形对角浇筑;
S6:铺设钢筋网片,对已浇筑第一层泡沫混凝土的若干块上铺设钢筋网片,相邻的钢筋网片搭接宽度不小于10厘米;
S7:浇筑下一层泡沫混凝土,在铺设钢筋网片的若干块上浇筑,浇筑顺序采用“品”字形对角浇筑,浇筑厚度控制在30-60厘米;
S8:铺设下一层钢筋网片,对步骤S7上的若干块上铺设钢筋网片,相邻的钢筋网片搭接宽度不小于10厘米;
S9:浇筑最后一层泡沫混凝土,对步骤S8上的若干块浇筑,浇筑顺序采用“品”字形对角浇筑,厚度控制在30-60厘米;
S10:洒水养护。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每个浇筑层之间设置不小于1米的错缝。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基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0K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恒通路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1603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